福建是全國著名僑鄉,有約1580萬閩籍華僑華人,分佈在世界188個國家和地區。全省歸僑僑眷600多萬人,他們始終與家鄉同呼吸、共命運,為福建經濟騰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僑商是八閩大地改革開放「排頭兵」
改革開放讓僑的潛能再次釋放,福建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1980年廈門特區因台因僑而設,1985年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廣大海外華僑率先投資,成為福建改革開放當之無愧的「排頭兵」。從開始的「三來一補」、合資、獨資創辦企業,發展到成片土地開發、經營工業區、舊城改造、嫁接國有企業等;從沿海到山區;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從小商品到基礎設施和高科技項目……處處都有僑商影子。
這些僑商們敢為人先,愛拼會贏,他們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第一個由僑胞創建的國家級開發區(融僑開發區);第一批僑字號港(福清下壟碼頭);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印華地磚);第一家外商獨資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僑匯、僑資、僑捐大量注入,使福建在改革開放中率先得到發展,僑企成為福建外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華僑華人是福建發展的獨特優勢。
閩水泱泱,閩僑浩蕩。據福建僑報報導的數據,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累計利用僑資1000多億美元,占實際利用外資80%左右,引進僑資項目企業36000多家。閩籍華僑為家鄉故土累計捐贈300多億元,為福建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僑智助力福建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外華僑華人社會進入新老交替的活躍期。新華僑華人和華裔新生代迅速崛起,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融入當地主流社會,還有一批新僑通過留學移居國外,形成了僑智力量。
這些僑胞在帶來改革開放急需的資金的同時,還帶來了先進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帶來了思想觀念的更新和世界最新資訊,推動中外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助力福建省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歐洲從事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研究逾30年的荷蘭國家應用科學院資深研究員陳玉森,正在接洽一個意向落地福州的項目。他感受到家鄉有著澎湃的發展後勁,希望落地科技企業更好地推動科技進步。
據福建商務廳統計,2020年,福建省利用外資逆勢上揚,達34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增幅創近十年來歷史新高。2021年福建省利用外資又穩步增長,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742家,比上年增加508家;實際利用外資36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其中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59.1%,佔全省27.5%,佔比較去年同期提高9.2個百分點。
僑胞為福建對外交流合作貢獻力量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打開國門搞建設」到共建「一帶一路」,進入新時代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又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就有1000多萬華僑華人,他們融通中外,擁有廣泛的政商人脈關係和成熟的生產營銷網絡,尤其僑領人際影響大,一些華商或發揮其在港口、船舶、運輸、物流等領域的優勢,率先參與中國企業在所在國沿線國家的港口、交通設施、跨境電商項目;或幫助國內企業降低在東道國投資的政治、法律和安全風險。福建遠洋漁業發展水準位居全國前列,在境外擁有9個綜合性遠洋漁業基地和5個水產養殖基地,就得益於僑胞支持幫助。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福建,因RCEP的簽署和生效實施深 耕於「一帶一路」,今年(RCEP)實施首季,福州海關共簽發出口貨物RCEP原產地證書911份,合計3.15億元的出口貨物憑RCEP原產地證書在外方享受RCEP協定關稅優惠,有力促進福建省優勢產品出口。今年前4個月,福建省外貿進出口5826.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3%。對東盟進出口1209.8億元,增長16.1%;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135.4億元,增長18.2%。
福建政策利好頻頻釋出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多華僑華人參與。2018年12月,福建省為中印尼「兩國雙園」繪就了首張藍圖——中國方以福州著名僑鄉元洪投資區為主體,印尼方採用「一園多區」模式,以華僑居多的民丹工業園、阿維爾那工業園、巴塘工業園為載體,探索建立產業互聯、設施互通、政策互惠的雙園結對合作機制,促進以海洋經濟、食品輕工、工業4.0等為主的國際產業鏈分工合作,打造RCEP合作示範區,共建「一帶一路」。中印尼「兩國雙園」全球招商推介會不久前在榕召開,16個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達922億元人民幣。(田琴 呂斯達 林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