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中华大地

湖北十堰小流域綜合治理「以綠生金」(下)

2024-01-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記者來到十堰,實地了解當地如何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實現「以綠生金」。

    做足「美」上文章  讓流量變「留量」

    在十堰市委書記黃劍雄的眼中,守水護水是十堰「天大的事」,因為這既是事關「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國之大者」,也是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民生工程。

    「報告指揮中心,無人機在巡河過程中發現涵洞內垃圾淤堵,請立即聯繫屬地相關責任單位進行處理。」近日,在十堰市茅箭區泗河鴛鴦橋段上空,一架無人機在區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員的操作下,沿着河岸來回巡查。工作人員可同步在茅箭區指揮中心觀看大屏航拍畫面進行研判會商,對發現的問題立即聯繫屬地相關單位進行處理。

    無人機三維成像巡河模式,讓工作人員以更廣闊的視野從空中全方位、無死角巡查河流情況,提升巡河效率,提高河道保護和治理能力。

    茅塔河發源於十堰市茅箭區境內的賽武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丹江口庫區入庫河流泗河的中上游,自南向北依次為生態區、農業區、城市區、濕地保育區,山、水、村、田、園、城一體,屬國家戰略性水源地、生態保護維育地、城鄉二元融合地。

    河流全長43.3千米的茅塔河,試點治理面積157.5平方公里,流域自南向北依次為生態區、農業區、工業區、城市區,山、水、村、田、園、城一體,跨茅箭區、十堰經濟開發區2個行政單元,涉及20個村(社區)、11萬人(農業人口約1萬人),其中茅箭轄區11個村。

    如今,十堰全力推進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努力把試點打造成湖北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亮點、樣板點。

    如何讓治水這根弦拉得更緊?當地探索不僅形成了「生態脫氮溝」,還研究打造「農廁分區改造」、「綠色工廠」等10條技術治理路徑,「高薪聘請」了第三方「專業監測員」,用數據說話,確保茅塔河水質持續穩定。

    「一溝一策」,這是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思路。針對流域內的每一條支溝,當地邀請技術專家,現場踏勘,全面摸排,對標整改。一條茅塔河小流域,因此也成為了一座污水處理技術的「博物館」。

    小流域治理,讓流量變「留量」。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建設以來,鄉村幹部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全力投入小流域綜合治理建設。

    不僅在「淨」上下功夫,更在「美」上做文章。圍繞全域旅遊區目標,十堰市茅箭區加快推進農房風貌特色化、宜居化提升,建設綠色生態廊道,靚麗「三邊四小園」,構建「一屏一帶多廊」生態安全格局,着力打造林居相依、山花蔓繞、入目皆景的環境,讓綠色充盈鄉間。持續推進的環境治理,擦亮了美麗鄉村的幸福底色,也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在奔「富」未來的道路上,端穩「綠飯碗」,吃上「生態飯」,鼓起「錢袋子」。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扛牢「守井人」之責,既是政治任務,也是發展所需。眼下,在茅塔河流域治理的大棋盤上,「落子如飛」,實現一處處「明顯可見變化」。

    針對茅塔河,當地還從農村污水處理、綠色農業發展、綠色工業園區、旅遊設施完善等9大方面,提出了49項細化指標,涵蓋生產、生活、生態等方面。

    在茅箭區的流域範圍內,當地設置的7個水質監測自動站,每4個小時就會自動上傳一次數據。一旦發現哪個點位的水質情況有波動,就會馬上啟動預警系統。同時,還設置了45個人工監測點位,每月一次採樣分析,確保水質穩定達標。

    十堰市委書記黃劍雄認為,小河淨,才能大河清。小流域綜合治理,不僅僅是解決水利設施建設和防汛抗旱的問題,而是推動單純治污向統籌生產、生活、生態轉變。

    綠水青山下的新業態,折射出茅塔河的生態之變。

    賡續紅色血脈,發揚紅色傳統。十堰傳承紅色基因,正以「綠」為底,守「綠」換金、以「綠」生金,守好綠水青山,收穫金山銀山。(記者 吳超群 通訊員 朱江 鄭薛臣)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