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黃山市徽州區楊村鄉對標「綠富美強」的發展目標,堅持「因村施策」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這條主線,把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全過程,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持續深化抓黨建促和美鄉村滿天星,讓黨建「軟實力」成為鄉村振興「硬支撐」,以高質量黨建促鄉村全面振興。
強化黨建領航,着力夯基礎、強隊伍,在組織振興上築牢「硬堡壘」。從組織領導上統攬。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作為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將考核結果與教育培訓、激勵先進、職級晉升等「捆綁」掛鈎;穩步推進屆中分析研判工作,將黨組織「神經末梢」打造為「振興前哨」,通過橫向抓統籌協調、縱向抓工作落實,推動責任落地落實。從隊伍建設上奠基。深入實施「領頭雁」工程及「雛鷹」計劃,今年以來,組織村黨組織書記擂台比武1次、外出體悟實訓2人次,選優配齊村「兩委」班子,儲備後備幹部11名;舉辦業務專題培訓4期、周四課堂8期,落實談心談話制度,開展談心談話60餘人次,紮實鍛造鄉村振興「主心骨」。在黨員管理上發力。壓實黨建主體責任,落實黨委會開到村1次,規範開展黨員發展全流程工作;嚴格落實組織生活,準確把握黨紀學習教育目標要求,抓牢「三會一課」等組織陣地建設,開展黨委讀書班活動1次、支部書記講紀律黨課7人次、支部黨員交流研討90餘人次;強化黨員分類管理,開展送學寄學12人次,通過清明、端午等返鄉假期組織外出人員集中學習32人次,持續掀起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熱潮。
強化黨建賦能,着力謀合作、促興產,在產業發展上點燃「新引擎」。統籌做好資源管理。堅持黨政協同大抓農業基礎,嚴格落實耕地管理辦法,新增耕地8畝,大力支持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加大閒置資源盤活力度,收儲租賃閒置農房15戶,加大與企業合作力度,流轉土地28.8畝,建成篁村村生態示範基地,完成梅川村老小學、桃源便民綜合樓、金村農副產品加工廠等9處村級資產招租投產;加快推進楊村村紅白理事館、山口村洪沖香榧旅遊接待中心、篁村村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廠等項目建設,為產業發展夯實基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精心打造茶葉、香榧「2+5+5+N」產業布局,常態化監測茶園病蟲害,完成一萬餘畝茶園綠色防控和特色保險參保;推廣「茶園套種香榧」發展模式,新增香榧園250餘畝,高質量建成1500畝香榧小產區,持續擴大特色產業規模,提升農特產品品質。探索聯動帶農機制。積極探索「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聯動經營模式,推行山口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賦能香榧產業振興,深化農村合作社、產業鏈、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黨組織建設,加強與楊村十里生態農業公司、黃山同聚食業等合作力度,着力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把黨員群眾聚在產業鏈上,切實做到「興產業、強經濟、富百姓」。
強化黨建融合,着力惠民生、增福祉,在民生改善上體現「溫情度」。做好網格服務。推深做實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劃分基層網格23個,統籌落實「駐村夜訪」「包村入戶」,結合和美鄉村建設、防汛防地災巡查等重點工作,拉網式走訪和美鄉村建設村130餘戶農戶、轄區內35家「九小場所」、2家民宿等,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03條,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830餘次,切實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提升村莊建設。完成公共設施建設,推進梅川來龍山步道建設,做好山口村老茶廠及其他破損基礎設施修復;完成小節點打造3處,有序推進停車場、「口袋公園」等配套項目建設;紮實推進「五清一改」,拆除無功能建築6處、旱廁拆除10個,規整房前屋後65處,持續刷新鄉村「顏值」。強化基層治理。發揮德治力量,按進度推進鄉風文明評議及農戶主體信息採集工作,持續發揮「一約四會」作用,廣泛開展「誇誇系列」、「我們的節日」等多種文明實踐活動;加大法治宣傳力度,深入開展「小楊媽媽」、「法治進校園」等主題活動8次,全面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做優鄉賢治理品牌,持續發揮好「鄉賢評理堂」「中國好人曹永利調解室」在基層矛盾糾紛調解中的堡壘作用,着力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後一公里」。(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胡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