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在6月21日舉行的瀋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瀋陽市科技局副局長王勃表示,今年以來,市科技局堅持把企業作為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力量,加快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聚焦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培育體系,壯大科技型企業規模。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庫,圍繞高新技術企業八大領域分類制定導則,着力打造以科技領軍企業為引領,高新技術企業核心、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創新矩陣」。今年以來,開展企業培訓活動50餘場,累計培訓企業4000餘家次。開展「科技專員進企業」活動,組織高校院所、投資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的科技專員深入企業提供科技諮詢、技術診斷、產品開發等多元化服務,首批進駐企業232家,解決企業各類發展難題400餘項。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科技型企業2110家,總數達到24021家。其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670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92家,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達到2221家,科技型企業新增數量及總量繼續保持東北第一。
加快平台建設,強化支撐服務效能。圍繞全市20個重點產業鏈和10個重點產業集群,布局建設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提升瀋陽科技條件平台服務效能,擬安排資金400萬元兌付科技創新劵,對106家企業在條件平台上購買的192項科技服務項目予以補貼。今年以來,拓荊科技和中科儀公司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全市依託企業建設的各類科技創新平台達到854個,其中,國家級平台39個。
強化技術攻關,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立足「國家所需、瀋陽所能」,深入實施「325」項目組織模式,面向全市重點產業集群凝練技術需求,形成「卡脖子」技術攻關清單,組織實施省市「卡脖子」技術攻關專項。今年以來,圍繞工業機械人、新型儲能、集成電路等戰略方向,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111項,通過重大科技專項、「揭榜掛帥」等項目累計解決技術問題275個,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及專利、標準等370項。今年第一批市科技計劃支持企業項目126項,佔比全部項目的87.5%,支持企業資金總額7268.53萬元,佔全部資金的53.7%。
推進資源共享,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實施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獎補」變「股權」政策,對公共技術服務績效顯著的中試基地,給予股權支持,以國資入股形式支持瀋陽工程學院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等4家中試基地。今年以來,全市共備案國家、省、市級大學科技園29家,新備案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10家,總數達到66家,對外發布137個細分領域、156項公共服務事項。截至目前,全市企業主體登記技術合同2748項,同比增長27.81%,技術合同成交額189.95億元,同比增長15.26%。
優化金融服務,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依託瀋陽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二期)建設,完善市科技創新種子基金管理辦法,遴選15個項目進入後備項目庫,支持鑫譜晶體、冷芯半導體、新松半導體等6個項目、資金3499.5萬元。截至5月底,全市累計組織開展項目路演、創業培訓等創新創業活動601場。
強化人才支撐,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分類實施中青年科技人才專項,重點培育支持100名40歲以下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全市獲批省科技人才分類評價試點城市,全市4個工程師和團隊獲得「國家工程師獎」,佔全省獲獎總數的80%,佔東北三省的57.1%。2023年,市科技人才專項支持企業項目79項,安排補助資金2778.33萬元,佔資金總數的72%。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省、市企業大會精神,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優化企業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發展生態,全力打造支撐全面振興的一流企業方陣,為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智慧和力量。(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