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龍崗,很「榕」意(上)——童真歲月 古木風華

2024-08-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部署,龍崗區充分挖掘龍崗本地鄉土樹種資源,遵循精簡節約原則,以「榕樹下」為主題,將深厚文化底蘊、自然美感元素與周邊環境巧妙融合,圍繞「榕」心為民、「榕」情暖民、「榕」意惠民,開展「榕」情龍崗綠美生態建設示範點創建工作,實現居民生活品質與城市風貌的雙提升。

    位於龍崗榕樹頭的「三街六巷子」成就了百年榮光,鶴湖新居的古榕樹留住了客家記憶,它們承載着龍崗人的鄉愁,見證了龍崗的歷史和繁榮發展,更是龍崗一張張文化名片。 龍崗區利用現有榕樹資源優勢,摒棄大拆大建的傳統改造方式,採取微改造手段,讓「榕樹下」煥發生機。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榕樹下」的故事,TA們不僅是龍崗的綠美示範點,更陪伴、守護着龍崗人的成長與生活,這些人與自然的美好瞬間,值得我們去記錄並且珍藏。

    龍崗以「趣享」為基調營造核心遊樂吸引點為市民提供趣味娛樂、自由嬉戲適合兒童遊玩、休憩、閱讀的兒童遊樂場所。

图1.jpg

    位於平湖街道山廈新村內,規劃者充分利用原址的4棵大榕樹和庇蔭效果,進行微改造提升以「奇樂」為核心。結合榕樹的自然魅力,活化榕樹下的親子空間。打造一個充滿奇幻與樂趣的兒童友好公園。陽光透過樹葉灑落地面,宛如斑駁的金色地毯,讓人們仿佛置身於夢幻般的金色盛宴之中,盡情感受這份奇幻與樂趣。樹影與人影和諧交錯,榕樹與樂園相得益彰。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乎在為這光影交錯的樂園伴奏。榕樹在烈日中為人庇蔭守護。榕樹下的親子空間在榕樹的庇護下,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奔跑、歡笑。家長們暫時忘卻生活的忙碌,與孩子們共享這難得的親子時光,編織溫馨而美好的回憶。

图2.jpg

    在位於龍城街道龍平西路尚景地鐵站B口旁,萬卷書廊結合榕樹與周邊學校打造空間。建立適宜閱讀、遊樂、休憩的活動空間。在享受閱讀的同時,營造陰涼舒適的文化場所。蒼翠欲滴的榕樹下,林間小徑盡收眼底。榕樹如同慈祥的長者,用繁茂的枝葉撐起一片綠蔭,為小徑披上一層神秘而寧靜的紗幔。

    「榕校共建,與榕為伴」龍崗區城管局依託這些綠美示範點,聯動周邊校園開展了一系列自然科普共建活動。接下來,還將拓展自然美育、自然對話等主題。讓孩子們在與自然和諧共處過程中,釋放學習生活中的壓力與煩惱,助力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

图3.jpg

    位於馬六村幼兒園門口的兩棵榕樹,成對植形式種植守護相望。在樹下,置入了休閒休憩的坐躺平台。將兩棵榕樹緊密聯繫在一起,打造供兒童玩樂、家長休憩的林蔭場地。在馬六村幼兒園門口,兩棵榕樹相互交織仿佛在低語,又似在遙望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守護着孩子們一路的成長。榕樹下的休閒休憩平台,建立起孩子們和自然的聯繫。他們在這裏盡情玩耍、休息,在榕樹下留住最美好的童年故事。

    「松蓋環清韻,榕根架綠陰」。古樹是光陰的親歷者,亦是龍崗風華的見證者。今天,讓我們一同感受這份時光饋贈!以「賡續」為主線,活化利用古樹資源,綜合施策,使古樹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綠色橋樑。

图4.jpg

    位於寶龍新布村兩棵300餘年的古榕樹,不僅以其龐大的樹冠為居民帶來清涼與庇護,更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見證了歲月的變遷、英雄的偉績。讓美好與生機得以長久流傳,樹與樹之間緊密相連,向四方生長的枝條,如同蛛網般密佈。講述着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庇佑着一方淨土斑駁的圍牆,鬱鬱蔥蔥的樹葉,仿若飽經風霜後,再一次煥發無窮的生命力向陽而生,百折不撓。

图5.jpg

    位於坪地富地崗老圍村,有一棵300餘年的古榕樹 ,遮陰蔽日承載了嶺南人那一抹鄉愁,親切而美麗。不斷傳遞着嶺南文化的獨特韻味,密密麻麻的枝條爬滿枝幹,承載着離家人們的思念。星星點點的樹葉,仿若一張張車票,述說着人們的鄉愁。三百多年的古榕樹,講述着村子裏的故事。人們在樹下納涼、閒聊、回憶榕樹下美好的日子生活。

图6.jpg

    位於園山西坑下河旁,有一株龍崗區樹徑最大(約3.8米)的古榕樹歷經百年,庇佑鄉民。承載着客家文化的精髓和美好品質,壯碩的樹軀佇立在路口,為過往的行人撐起了一片溫馨而安全的小天地。讓大家可以稍微放慢腳步,在樹蔭下自我調節,放鬆身心.駐足榕樹下,看着溪流視線仿佛穿透了時空的界限,看見童年在水邊嬉戲,大人在溪邊洗衣,老人在岸邊垂釣。樹影隨風輕輕搖擺,承載無數珍貴的回憶與情感。

    在位於龍城萬科里東側,也有一顆160餘年樹齡的古榕樹。樹冠茂密,枝葉繁茂。當地將這裏打造成了遊樂、休憩的舒適場所。為樹下的市民,提供遮陰納涼的空間。曲折的樹幹鐫刻着過往故事,伸出的枝條仿若長輩溫暖的手掌,輕撫着每一位路過的行人。給予他們溫暖的擁抱,陽光照在古樹的根須,上折射出歲月的沉澱。繁茂的枝條,象徵着旺盛的生命力與寬厚的包容。(記者 李溪)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