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江蘇發展高層論壇第37次會議在南京大學舉辦。與會國內專家學者以「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為主題,為江蘇發展建言獻策。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講話中表示,要深刻認識江蘇現代化建設的責任和使命。要準確把握江蘇現代化建設的優勢和短板。要科學謀劃江蘇現代化建設的步驟和重點。
11月30日,江蘇發展高層論壇第37次會議在南京大學舉辦。與會國內專家學者以「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為主題,為江蘇發展建言獻策
婁勤儉:「走在前列」體現在進度的率先和質量的領先上
婁勤儉表示,江蘇產業鏈較為完善,城鄉發展差距較小,形成了一定的改革經驗,構築了開放新優勢,同時,也要正確認識江蘇的短板。比如相對於創新型國家和地區的水平,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比如相對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追求,生態環境建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相對區域均衡發展的要求,沿海地區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比如相對於人民群眾嚮往的現代化高品質生活,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突出問題。
婁勤儉表示,優勢和短板都是相對動態的,優勢如果不能鞏固和拓展可能就會成為新的短板,短板如果能夠補齊和強化就能夠形成新的優勢。我們推進現代化建設,有堅定的信心發揮優勢,並要保持清醒,知不足而奮進,不斷實現新的突破,在率先的地區中走在前列。他表示,十九大對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五中全會已經作了全面部署,對江蘇來說就是要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走在前列。江蘇既要實事求是又要擔當作為,確保走在前列的要求體現在進度的率先和質量的領先上。
學者暢言中國現代化建設
北京大學教授、世界史研究院院長錢乘旦表示,中國現代化建設有三大任務:建立現代化的國家、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經濟、建設現代社會。中國經過100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完成建立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發展現代經濟完成得相當不錯,但在尖端科學方面仍需要努力;而建設現代社會方面,小到養老、人口等問題,大到法制、社會管理等問題,尤其需要努力。
原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灣區發展與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學術主任唐傑介紹深圳特區的改革創新。他表示,深圳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改革再度改革,用改革帶動改革,用小改革帶動大改革。建區40年來,深圳人均GDP從200美元上升至3萬美元,未來深圳面臨的問題是「生產什麼樣的產品能夠支撐3萬美元的人均GDP」。在傳統工業化進程結束之際,深圳需要思考如何把科學變成產業,未來,大規模的科學創新,以創新引領高端工業化轉型是深圳的主要發展方向。
創新支持需因業制宜 冀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根據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安同良團隊對2002年-2014年江蘇製造業企業創新的研究顯示,從總體創新特徵看,江蘇製造業企業工藝創新多於產品創新,漸進性創新多於根本創新。相比於2002年,2014年江蘇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中世界首創的比例均大幅下滑。分企業看,外資企業的世界首創程度均為最高,處於「領跑」的最高層級,國有企業的世界首創佔比均為最低,其研發投入強度(2.9%)也是三類所有制中最低的,民營企業研發投入達4.06%,佔比最高,但在世界首創與國內首創加總後的佔比卻在三種所有制中最低,創新層級並未呈現高級化。
安同良認為,民營企業創新「低效率」現象,核心阻礙是創新投資回收期長,即長期融資約束和有偏的創新支持政策導致了我國民營企業世界級首創率不高。他表示,整體來說,中國企業或行業目前的創新能力呈現「傳統產業領跑、終端產業跟跑或並跑、高端領域跟跑為主領跑為輔」的「前高後低的傾斜V型」態勢。對此,要在創新激勵的產額政策上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因業制宜、區別對待,實施差異化、異質性的產業政策,推進個體精準的創新扶助政策,從而提升產業政策的靶向性。
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周曉虹建議,要徹底理順分配關係,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題、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同時面對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在擴大內需或國內雙循環的基礎上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就必須採取各種積極穩妥的方針政策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這是建設現代化江蘇的不二法門。
南京大學原黨委洪銀興建議,江蘇要在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可以考慮建設幾個示範先行區:創新示範區、共同富裕示範區、生態環境建設現代化示範區。
本次會議由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及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主辦。會上,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南京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夏錦文、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二震、南京農業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朱晶等分別發言。
江蘇發展高層論壇由時任江蘇省委書記陳煥友和時任南京大學副校長洪銀興等於1997年發起成立,至今已舉辦37次會議。論壇已成為江蘇省委省政府政策諮詢的重要智庫平台,在國內外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被譽為南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之後又一重要學術品牌。(記者 杜林 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