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面有序推進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近日,《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印發實施,方案要求,廣州市新、改、擴建項目均應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及指標要求,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廣州的目標是,到2025年底,城市建成區45%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黃埔區生物島 透水鋪裝、雨水花園、植草溝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廣州海綿城市建設堅持近期與遠期相結合、地上與地下相結合、工程與生態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逐步構建自淨自滲、蓄洩得當、排用結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和雨洪管理能力,削減城市地表徑流污染,促進雨水資源有效利用,提高中水回用效率,有效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
為了落實運維管養,廣州市將於2021年底前,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設施維護管養機制研究,於2022年底前制定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設施運維制度。
此外,廣州還將參照《海綿城市建設效果監測技術指南》,持續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效果監測,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依託河長制App,實現海綿城市建設智慧化監督。並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評價,每年年底出具監測報告,報市海綿辦;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打造海綿城市建設效果「一張圖」,加強海綿城市建設效果動態管理;建設海綿城市智慧管控平台。(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趙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