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關帝誕辰日。關帝誕辰,歷史上流傳多種說法,其中以農曆五月十三與農曆六月二十四最為盛行。農曆五月十三為明世宗嘉靖皇帝欽定關帝生辰,《大明會典》稱:「明嘉靖年間(1522-1566),定京師祀典,每歲五月十三日遇關帝生辰,用牛一、羊一、豬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禮。四孟及歲暮,遣官祭,國有大事則告。凡祭,先期題請遣官行禮。」
清康熙年間,解州守王朱旦依據浚修古井時發現的關家墓碑及墓道,寫了《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上報朝廷,獲得嘉許。依銘所記,關帝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由是相沿至今。
傳承千年的關帝誕活動,是中華民俗信仰中極為重要的日子。元代大儒郝經在《漢義勇武安王廟碑》記載云:「夏五月十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則大為祈賽,整仗盛儀,旌甲旗鼓,長刀赤驥,儼如王生」。
北京十里河關廟六月二十四日舉辦的「賽會」,「鞭炮之多,與新年無異」。湖北武漢,六月二十四日有「關王會」,有詩描述其盛況雲:「爭將故事演新妝,枷鎖高蹺亦太狂。赤日燒空人泛蟻,年年六月賽關王。」
每逢關帝誕辰,全球各地的華人聚居地,關帝信仰者,都會舉辦大型的民間祭祀活動。活動期間,香客雲集,遊人如織,各地關帝信眾從四面八方趕來,齊集廟中,具醴酒,備牲儀,祭拜關帝,為關帝慶生,祈求關帝福佑蒼生,福澤人間。祭畢會飲,還有吃壽麵、演戲劇、玩雜耍、舞獅舞龍、民間獻藝、歌舞表演等活動穿插其中,關帝廟內外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關帝誕祭祀活動已成為全球華人同慶共享的一個節日。
關帝是中華文化史上唯一受到三教共尊、官民皆仰、百業同敬、千秋祭祀,且廟祀無垠的歷史英雄人物,也是中華民族舉族公認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典範,忠義精神、天地正氣的文化象徵。
關帝諱羽字雲長,是夏大夫關龍逢後代,世居河東解州常平村寶池里,年少英偉,器宇不凡,勤勉好學,尤喜《左氏春秋傳》,故對忠奸之辨、善惡之分、義理之道了然於胸,早早便立有大志。
東漢末年,宦官外戚禍亂朝政,百姓民不聊生,關帝得子關平後,便辭別父母說:「兒已有後,足奉祖禰。今漢室衰敗,奸邪盈庭,兒欲獻身救國,扶紅日,正人心。」遂詣郡守,上陳時事,不果。返鄉途中,見惡霸荼毒百姓,關帝仗義行俠,誅除惡霸,逃難江湖。
奔波五載至涿州與劉備、張飛相遇,義結金蘭,誓扶漢室。從此追隨劉備,忠心耿耿,不避艱險。戰場之上,關帝英勇無敵,叱吒風雲,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戎馬生涯,關帝人格高邁,心跡光明,屯土山,約三事,秉燭夜讀,恪守禮義。曹操百般拉攏,關帝不為所動,掛印封金,來去明白。關帝知恩圖報,義釋曹操於華容道;仁風俠骨,感動黃忠於長沙城;刮骨療毒,驚華佗呼為天神。
關帝忠肝義膽,義薄雲天,一身正氣,舉世無雙,自漢末至今一千八百年來,中華兒女,炎黃子孫,仰瞻關帝聖像儀容,無不敬服於關帝的威靈赫赫,剛正之氣,凜然肅穆,自淨身心。
關帝的威嚴形象、傳說故事、顯聖靈跡、道德精神、文化內涵,早已成為中華民眾的集體記憶,融於中華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中,成為中華民族萬古不磨的精神長城、民族脊樑。
運城解州關帝祖廟對聯云:「聖德服中外,大節共山河不變;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關帝信仰穿越時空,跨越國界,超越階層,影響力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帝廟,凡有華裔的族群就有關帝信仰。在全球華人心中,關帝無所不能、有求必應,是正氣正義、福佑百姓的至尊神靈。祭拜關帝,將身心托庇於關帝的威靈赫赫、浩然正氣之下,「蒙關帝之佑,霂關帝之庇,亦於千萬世而不窮者也。」這也正是每逢關帝誕活動民眾踴躍參與,歷經千年而興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吧。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