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界心聲】擁抱「十四五」 港迎新機遇

【商界心聲】擁抱「十四五」 港迎新機遇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1-08-27 00:59:38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史立德

 一直以來,香港的競爭優勢離不開國家的發展和支持,國家近日以高規格派團隊來港介紹「十四五」規劃,對香港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反映中央非常重視香港,希望香港能進一步穩固競爭優勢和發揮潛能,實現多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面對這難得的機遇,為免「蘇州過後無艇搭」,香港各界也應為自己在國家未來發展中的角色、所面臨的機遇和可能遇到的挑戰進行深入解讀和討論,更應關注內地省市特別是大灣區城市在「十四五」的產業發展方向,要主動與內地城市加強合作,借鑑其成功發展經驗和利用對方的優勢資源,以彌補自身發展的短板和持續提升競爭力。

 以筆者所屬的製造業為例,近年,特區政府確實推出不少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措施,但對傳統和內地港資企業的支援則未太到位。「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支持改造傳統製造業,並首次表示要「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這個發展思路值得香港反思。為了與國家的發展規劃銜接,業界期望政府能應勢提升「再工業化」的政策定位,首要是改變「重創科,輕製造」的心態,並制定全盤的工業政策,將「珠三角」港資工業也納入香港「再工業化」的政策範圍,建立長效的支援機制。此外,特區政府亦應加強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合作,成立一些產業共性技術的創新和研究平台,以突破行業的發展瓶頸。我們亦希望政府能加快允許香港的科研資源「過河」,將目前只適用於本土工商業的支援措施延展至境外工業,讓港商在境外的研發活動或採購的研發服務亦可獲得資助。

 積極參與「內循環」建設

 基礎研究是香港長久以來的強項,適逢國家正致力發展基礎科研,香港應緊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增撥資源促進本地大學擴闊優勢學科,進一步壯大研發平台的實力。另一方面,香港在科技商品化方面一向較弱,眼見深圳等城市正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香港亦應盡快解決自身「斷鏈」的問題,加強在本土建立科技成果「中試熟化」的功能,聚焦於「科研後,量產前」的關鍵環節,為香港打造更完整的創新生態鏈,留住人才和技術;並考慮在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中設立「中試及產業化」的支援平台,以延展香港在科研價值鏈上的位置。

 另一方面,「雙循環」戰略也是「十四五」規劃的一大重點。近年,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溫,經濟全球化又遭受重大考驗,國內內銷市場已成為了港商最觸手可及的重要出路。「香港品牌」一向給內地消費者優質和信心的保證,港商可借助自身的「品牌優勢」打進大灣區,積極參與國家「內循環」的建設。為協助港商「出口轉內銷」,特區政府可以透過公關活動、推介會等加強推廣香港品牌在內地的形象,以及為港商拓展內銷爭取更多的便利安排,例如進一步放寬個人所得稅「183天」的計算方法、推動產品檢測報告「一證兩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提供更多適用於內銷業務的保險服務等等。

 香港在「外循環」方面的角色亦很重要,由於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在金融和高端服務業方面亦具有優勢,未來可以繼續發揮橋頭堡的角色,除了幫助民企「走出去」、海外資金「引進來」之外,更可以加強協助優質的海外產品、服務和先進技術進入內地市場,甚至打造成內地資金「出海」的中轉站。

責任編輯:羅維維 【商界心聲】擁抱「十四五」 港迎新機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