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業總會今日(10日)就2021年《施政報告》向特區政府提交意見書,涵蓋5大重點包括助中小企廠商重啟疫後業務;推動本地先進工業發展;促進本地生產性服務發展;重建工業人才體系;強化香港作為產業鏈中心角色。
工總主席查毅超表示,環球經濟和產業鏈轉變為香港迎來疫後新格局,適逢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大機遇,眼前正是工商業界穩中求變的黃金時機。工總期望政府正視現今香港工業的獨特性,長遠規劃香港產業政策,有助本港「再工業化」發展高增值製造業,並強化本地生產性服務業及創科轉化能力,配合國家經濟產業宏圖,成為領導亞洲區域發展的製造業核心。
工總意見書主要有5大重點:
1. 助中小企廠商重啟疫後業務:在後疫情時間製造業界的業務逐步復蘇,但仍面對人員無法流通、現金流及開拓新興巿場等多種挑戰。工總懇請政府能為工商業界爭取便利出入境安排,並延續對中小企的財務及政策支援。
2. 推動本地先進工業發展:香港應選定部分本地最具競爭力及的高增值製造業,以政策鼓勵其在香港進行先進製造業工序「再工業化」,特別是在先進電子業、回收及環保工業、食品科技及食品加工、生物科技工業四方面作出前瞻性的部署及規劃,成為香港經濟的新支柱。
3. 促進本地生產性服務發展:現代製造業不斷創新轉型,衍生越來越多元化的高增值生產性服務業,而且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經濟中重要的一部分。香港在物流、金融、專業服務等行業一向具有優勢,工總認為政府應進一步理順助科研成果產業化的的政策、優化信保局職能等,帶領香港成為亞洲產業鏈中的生產性服務核心。
4. 重建工業人才體系:工業人才不足是不少廠商在升級轉型、本地「再工業化」時遇到的主要困難。隨着先進製造業在環球經濟中越見重要,香港必須及早規劃改善職業教育、引入海外人才等,培育產業所需的工業人才庫,為年青人製造更多發揮才能、發展事業的途徑和機會。
5. 強化香港作為產業鏈中心角色:近年港資工業界逐漸形成香港總部、內地產業化及內銷、東南亞量產外銷的分布格局,除了在本地推動先進工業及高增值生產性服務業外,工總期望政府更積極助香港與大灣區、東盟以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達至互聯互通及深化經貿關係,助香港企業主導亞洲產業鏈發展。(記者李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