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越國人虞孚向精通商道的計然請教謀生之道,計然教會了他種植漆樹的技術。過了三年,漆樹長成,收獲了數百斛漆,準備運往吳國去賣。他的妻兄說:「我曾經在吳國經商,知道吳國人喜好裝飾,很多人以漆工為職業。漆在吳國是上等貨。我見到有些賣漆的人用漆葉煮成膏,跟漆和在一起,這樣就可以獲得成倍的利潤,而別人也發現不了。」
虞孚聽了,大喜,按照妻兄的話把漆葉煮成膏,裝了幾百甕,和他的漆一起裝車,等待運進吳國。當時吳國和越國正在交惡,越國的商人不能進入吳國,吳國人缺漆很嚴重。吳國商人聽說虞孚有漆,高興地到邊境迎接,把他帶進吳國,盛情款待他,並讓住在自己的私人館舍。
吳國人查看了他的漆,質量很好,約定很短的時間,就會用金幣來換取漆。虞孚大喜,當晚就取出漆葉的膏和進漆裏,等待交易。
到了交易的時間,吳國商人到了,看見漆的封蓋是新的,便懷疑他作假,要求改在二十天後再交易。不到二十天,虞孚的漆全都壞了。虞孚無法交易,也沒錢回家,只能在吳國四處行乞,最後窮困潦倒死在了吳國。
這篇故事來自於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所寫的小品文《虞孚》,以此說明誠信的重要性。誠信是經商的道德基礎,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中華民族自古推崇誠信,把「信」與「仁」、「義」、「禮」、「智」並稱為「五常」,即做人做事的五種常道、基本規範。
孔子在《論語》中與學生子張有段對話。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提高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孔子回答:「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意思是說,做人要以忠誠信義為根本,按照合乎正義、道義的標準要求去做,這樣就能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
南宋大儒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點評說:「主忠信則本立,徙義則日新」。忠誠信義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若是沒有忠誠,再大的能力也是一文不值;一個人若是沒有信義,再高的名氣也是不堪一擊。
古人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總結出許多關於誠信的俗語諺語、名言警句,至今仍被有遠見的商家奉為經商寶典,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如:「不信不立,不誠不行」,「小信誠則大信立」,「馬先馴而後求良,人先信而後求能」,「言必信,行必果」,「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等等。
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更是商道的核心。明清時期,所有商幫的同鄉會館、同業會館、商號店舖裏,都供奉着關帝像,以關帝的「忠義」和「誠信」來約束和規範商業行為,團結同仁、凝聚同心、取信客戶、贏得商業的健康長足發展。
清代由湖南人歐陽兆熊與浙江嘉善人金安清合撰的筆記雜著《水窗春囈》一書,記述了晚清道光、咸豐、同治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風尚等情況,文中指出一些享負盛名的百年老店,「如揚州的戴春林,蘇州之孫春陽,嘉善之吳鼎盛,京城之王麻子,杭州之張小泉……得名之始亦只循『誠理』二字為之,遂食其報於一二百年」。
舊時蘭州有家恒豐行布店,以信義聞名秦隴。傳聞此店有三寶:祖傳藏酒的缸,嚴警欺心的秤,題有「通運樓」三字的匾。相傳此缸裝進酒,隔一段時間,味道醇香無比;秤是請人專門製作,精確無比,稍有缺斤短兩,秤砣就會擺動不停;大門上懸掛的「通運樓」三字匾額,則來自蘭州城內家喻戶曉的一個故事,一位老先生來恒豐行布店買布做衣服,老眼昏花買錯了布,到了裁縫處才知曉。布店掌櫃得知這一情況後,親自登門,按照他原來的心意,把布更換了過來。老先生深受感動,欣喜之餘,大筆一揮,寫下「通運樓」三字,並做成牌匾相贈。恒豐行布店有此三寶,名聲大噪,客似雲來,成為蘭州城內首屈一指的商戶。
誠信是商業信譽的基礎保證,更是商業取得成就的基本前提。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商人要在商業上有所建樹,首先要恪守誠信,誠實厚道,保證質量,價格公道,童叟無欺,才能取信於人,建立商業品牌和信譽,實現生生不息,長久盈利的目的。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