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就「重塑本港交通運輸承載力」發表倡議書,提倡當局應以三個「重塑」,包括「重塑泊車轉乘概念」、「重塑智慧出行藍圖」及「重塑隧道收費結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建議,按隧道的使用需求,於早上及黃昏的特定繁忙時段,逐步把隧道收費調升,於需求高峰期後,逐步調低收費,鼓勵錯峰出行,以控制車流量。
陳恒鑌指出,未來,新界將會是增加土地供應的一大動力,現時已有4大重點發展區域包括洪水橋、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等,預計有數10萬人進駐區內,若計及新界北內不斷新建的屋苑、屋邨,新增人口隨時超過百萬人,將對區內外交通運輸構成極大壓力。
陳恒鑌稱,三條過海隧道目前未獲得妥善分流,而2019年政府提出的「三隧分流方案」未能釋除「三隧齊塞」的疑慮,以致未能用盡道路系統的承載力,而未能妥善調控車流。在未有興建新的跨海隧道計劃前,政府實在應積極尋求更多方案,以改善隧道的可容量。
對此,陳恒鑌提出「重塑泊車轉乘概念」,當局應考慮興建大型綜合泊車轉乘系統,並改變依附鐵路的概念,把泊車轉乘系統擴展至路面各個交通樞紐,包括四條主要幹道: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小欖)、大欖隧道、青嶼幹線及大學站近馬料水;以及三條過海隧道:紅磡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口附近,並改善轉乘站的環境、提升舒適度、便捷度及可靠度。
他又建議「重塑智慧出行藍圖」及「重塑隧道收費結構」,陳恒鑌指出,西隧及大欖隧道的經營權即將於2023年及2025年屆滿,正好是一個契機,把跨區及區內接駁的隧道收費政策,提前進行全盤規劃。他指,政府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重塑收費結構,確立隧道費用徵收,主要目的是調控車流,並按此方針規劃政策方向,包括引入「時變收費系統」。按隧道的使用需求,於早上及黃昏的特定繁忙時段,按不同時區逐步把隧道收費調升,於需求高峰期後,逐步調低收費,利用駕車出行的成本,去鼓勵錯峰出行,讓非必要車輛選擇於車流較少的時段出行,以控制車流量。(記者馮仁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