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23日舉行氣候與安全問題公開辯論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指出,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歷史責任,應率先承擔大幅減排義務,同時兌現氣候融資承諾。
張軍指出,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歷史責任,無論在哪個平台上、無論從哪個角度討論氣候變化問題,都不能忘記這一基本事實。發達國家必須承擔率先大幅減排義務,同時兌現氣候融資承諾,這是早日實現全球整體淨零排放的關鍵。國際社會應建立監督機制,確保發達國家相關承諾落實到位。
張軍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是應對氣候變化最權威的平台,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則是全球氣候治理的基石。我們要維護《公約》和《巴黎協定》的主渠道地位,尊重各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同等的發言權。中方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取得豐碩成果,推動《巴黎協定》全面有效持續實施。
張軍說,氣候變化是人類不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產物,只有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內加以統籌,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各國要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國家發展整體規劃,與消除貧困、促進就業、保障健康、推廣清潔能源等有機結合,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衝突國家減緩、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相對薄弱,國際社會要加大投入,支持聯合國專門機構幫助衝突國家應對挑戰。
張軍強調,中國始終是全球氣候治理的貢獻者,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巴黎協定》落實的行動派。習近平主席9月21日在第76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宣布,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這是繼習近平主席去年宣布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後,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自主採取的又一重要舉措,也是中國為促進全球綠色復蘇主動做出的又一積極貢獻,展示了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和實際行動。中國願以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為契機,與世界各國攜手努力,為全球環境治理作出新的貢獻。
頂圖:格陵蘭浮冰。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