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座談會」在文博會會場舉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館館長、前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表示,今天基於數碼化時代的微信、電視及衛星鏈等傳輸方式,忽視了一些最基礎的方式,遍布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城市中的博物館事實上成為國際傳播要展現的一個特別的方式。這種方式讓我們看到:國際文化傳播讓世界更美好,也讓世界更加豐富,讓文化更加精彩。
博物館既展示文明也傳播了文明,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狀態中,國際傳播因為博物館而顯現出國家的文化實力。他以2014年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為例,從多個角度解析,這就是一次通過博物館進行國際傳播的成功範例,還誕生了由五家法國私人博物館合作的展覽。
陳履生表示,當下國際傳播更應該注重全方位的方式、方法,不僅要有數碼化,不僅要有5G、6G,不僅要有太空的星鏈,還不能忘記在全世界各個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大型博物館。藉此,他高度評價深圳作為國際化現代都市,在數碼化經濟大潮下,深圳博物館、美術館建設位於全中國的前列。他還透露,2023年深圳將落成的深圳美術館(新館),位於交通便利的深圳北站附近,他相信佔地6.6萬平米的新館,將令到深圳為整個大灣區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屆時他將作為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歡迎大家參觀新館。(記者 童越 羅國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