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鑪峰遠眺】前海方案與十四五規劃須協同

【鑪峰遠眺】前海方案與十四五規劃須協同

責任編輯:靜文 2021-09-30 01:11:50 來源:香港商報

 周八駿

 緊接着中央派宣講團來港宣講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簡稱前海方案)。於是,人們產生一個疑問: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定位,與她在前海方案中的定位如何相互協同?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毋須贅言,這些任務和目標是落在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的肩上。

 立足本地融入國家發展

 前海方案提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建立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完善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化試點示範。聯動建設國際貿易組合港,實施陸海空多式聯運、樞紐聯動。培育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的金融業態,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產品和金融監管創新,為消費、投資、貿易、科技創新等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加快綠色、智慧供應鏈發展,推動供應鏈跨界融合創新,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供應鏈標準。在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基礎上,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規範發展離岸貿易。探索研究推進國際船舶登記和配套制度改革。推動現代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促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服務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聚焦人工智能、健康醫療、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聯網、能源新材料等港澳優勢領域,大力發展粵港澳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科技合作管理體制,促進港澳和內地創新鏈對接聯通,推動科技成果向技術標準轉化。」毋須贅言,這些任務和目標由深圳主導,吸引香港參與。

 前海方案的內容較國家「十四五」規劃具體,意味着深圳自主作為和吸引香港參與的空間很大。就香港而言,一方面必須立足本地,一方面必須投身前海和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前者是自主發展,後者是港深、港粵合作,雙管齊下,才能既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的目標,又完成前海方案推進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任務。

 問題在於,至今,香港社會包括建制仍受傳統觀念束縛,即:以深圳河為界,不願意把香港本地發展與融入大灣區相結合。一個勝於雄辯的佐證,是談論粵港澳大灣區往往把香港抽離出來,從而,便有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就業和創業的提法。如果香港社會包括建制繼續為深圳河所阻礙,那麼,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與參與前海發展就將繼續被人為阻隔。

 打破深圳河界線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首場宣講會上一針見血地批評:「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香港回歸逾24年,經濟民生結構性矛盾卻愈益錯綜複雜,除了歷屆政府管治和施政一直受「拒中抗共」政治勢力百般阻撓和破壞,在一定程度上同管治者缺乏擔當和作為相關。兩方面消極因素相疊加,導致香港本地產業結構不完善,本地發展動力不足夠。如果管治者缺乏擔當缺乏作為的問題不解決,那麼,香港本地的人才和資金就將流向前海、流向大灣區除香港以外的其他城市。對於前海來說,拓展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的使命依然可以達至,缺憾是不能與香港攜手並進。對於國家來說,大灣區的整體目標依然可以實現,缺憾是香港未作出應有貢獻。對於香港來說,則將是繼續囿於一千多一點平方公里和將繼續減少的人口,陷入「塘水滾塘魚」的窘境。

 總之,香港欲把參與前海方案與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的使命相互協同,就必須打破深圳河為界,同時,必須完善和提升香港本地產業結構。

責任編輯:靜文 【鑪峰遠眺】前海方案與十四五規劃須協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