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消費券提振8月零售11.9% 第二期今派發 料銳勢持續至年底

消費券提振8月零售11.9% 第二期今派發 料銳勢持續至年底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1-10-01 00:52:58 來源:香港商報

 受惠於消費券計劃的提振作用,本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286億元,按年上升11.9%,錄得連續7個月的升勢。特區政府表示,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按年升幅在8月明顯加快,本地疫情維持穩定和勞工市場狀況改善對此也有幫助,相信消費券計劃在今年餘下時間繼續有利於本地消費意欲。

 網上銷售總值按年升16.5%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86億元,按年上升11.9%。扣除價格變動後,8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升10.6%。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7.4%,該月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臨時估計為21億元,按年升16.5%。

 按年比較,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升28%;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升10.1%;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升1.3%;其他未分類消費品升30.7%;百貨公司貨品升7.5%;服裝升35.7%;藥物及化妝品升13.6%;燃料升21%;家具及固定裝置升6.5%;書報、文具及禮品升27.9%;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升62.3%;中藥升26.7%;眼鏡店升60.4%。另一方面,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跌8%;汽車及汽車零件跌0.4%。

 特區政府表示,消費券計劃應在今年餘下時間繼續有利於本地消費意欲。然而,維持疫情受控對零售業和整體經濟的全面復蘇至為重要,社會須努力實現更廣泛的疫苗接種。

 六成人已用完第一期消費券

 此外,第二期消費券今日起派發。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王學玲昨日表示,第一期消費券的發放大致暢順,市面旺了很多,認為分期派發及設有時限,較能刺激消費,成效較持續。至於早前需要重新登記約1.9萬宗個案,已處理約1.7萬宗,他們將於今日取得第一期消費券。

 王學玲透露,七成市民選擇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另外兩成人選擇用支付寶,4間電子支付工具共增300萬個新用戶,有助鼓勵市民使用電子支付。從八達通的數字來看,六成人已用完第一期消費券;至於使用其他3個電子錢包,則有七成人用完。

 餐廳業務恢復至疫情前八九成

 社會各界均認同消費券有提振作用。大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溫嘉煒表示,展望9月的零售情況,相信後補申請消費券的長者將較少選購電器,預料電器銷售有所回落,但他預期消費券的效應會比8月份持久,並可以延續至11月。

 港九電器商聯會主席蒙德揚表示,在消費券帶動下,8月份貴價電器的銷售明顯增長。7月份市民等待消費券發放,銷售有所放緩,但8月份發放消費券後,特別是電視機、洗衣機和雪櫃等,銷售量都有所飆升。

 敘福樓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傑龍表示,8月餐廳的整體業務表現已恢復至疫情前的八至九成。他說,9月開學後餐飲生意額有所回落,但9月下旬有中秋節帶動中式酒樓業務,加上有更多餐廳轉為D類食肆方便市民聚餐,人流普遍上升。他提到在8月初,首期消費券發放後,市民爭相試用,情況「誇張」,惟預料第二期消費券不會如此,但相信可繼續在帶動零售及餐飲業。

 今財政年度首5月錄760億赤字

 此外,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截至8月底止,本港今個財政年度首5個月的財務狀況,共錄得760億港元赤字。財政儲備在2021年8月31日為8518億港元。政府發言人稱,本財政年度首5個月的整體開支為2527億港元,收入為1767億港元,因此有760億港元的赤字。發言人指,截至8月份的赤字,主要是由於薪俸稅及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均大多在財政年度的後期收取。(記者馮仁樂)

責任編輯:朱劍明 消費券提振8月零售11.9% 第二期今派發 料銳勢持續至年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