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肇慶以「產業」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肇慶以「產業」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1-10-01 10:26:29 來源:香港商報網

  產業經濟的潮湧助推著灣區名城的蝶變,肇慶交通區位、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土地空間、產業後發、營商環境六大優勢逐步轉化為發展勢能,共同推動肇慶成為大灣區投資的熱土。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肇慶乘着大灣區建設「東風」,加快速度,加深深度,以「產業」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為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體系,不斷築牢築實工業經濟的「底盤」,向更高水平的肇慶建設疊代升級。

1.jpg

碧水藍天宜居宜業的肇慶。

 今年以來,肇慶產業發展成果豐碩,一個個新興項目在產業園區里落地建設,一棟棟高樓大廈在青山綠水中拔地而起,截至8月31日,肇慶新引進18個投資10億元以上單體製造業項目,部分項目已開始動工,部分項目落地工作正在進行中。日新月異的「肇慶速度」,映照出肇慶人民砥礪奮進興產業、攻堅克難開新局的非凡歷程。

 製造業先行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製造業是肇慶發展的優勢所在、出路所在。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優先」,推進肇慶產業強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躍上新境界、盡展新氣象,全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新城,構築現代化產業體系。

小鵬汽車總裝車間實景圖

 風華高科生產車間一景

 8月18日,小鵬汽車肇慶二期項目於肇慶市高新區當天簽約當天便動工。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表示,肇慶招商具有戰略眼光,定位產業前端,他相信,小鵬汽車落戶肇慶是最好的選擇。

 據悉,8月18日至19日,肇慶集中簽約、動工、竣工產業項目177個,超八成為製造業項目。優質項目的爭相入駐折射了肇慶從產業招商邁向「產業鏈招商」的轉變,也是「4+4」產業體系集聚效應的顯現。

 瞄準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上海、北京等重點區域,肇慶積極開展「靶向招商」「產業鏈招商」。以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例,在小鵬汽車、寧德時代等「鏈主」企業的帶動下,肇慶高新區相繼引進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項目11個。

 此外,電子信息領域的風華高科、金屬加工領域的金田銅業也紛紛投資肇慶,快速帶動上下游企業落戶於此。從看中肇慶的區位、成本優勢到肇慶的產業潛力和配套資源,投資者從新的維度審視肇慶,用行動表達了對肇慶產業經濟發展的信心。

 小鵬汽車肇慶二期項目8月18日當天簽約當天動工;寧德時代投資120億元在肇慶建設華南地區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基地;總投資75億元的風華高端電容基地一期項目竣工投產;投資約52億元的璞泰來華南基地暨隔膜涂覆生產和鋰電設備製造項目啟動建設;肇慶萬達國家度假區滑雪場正式動工……肇慶重大項目串珠成鏈,不斷跑出加速度。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脊樑」,無論經濟結構怎麼優化發展,都需要防止脫實向虛,避免「產業空心化」。製造業亦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第一大產業,也是穩就業的主陣地。目前,肇慶的產業結構正在改善,特別是工業基礎正在夯實。

 近年來,隨着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深圳和廣州部分製造業外溢,與珠三角周邊地區逐步形成「總部+生產」的產業布局,肇慶作為大灣區節點城市,承接深廣地區優質「外溢」資源,使整個大灣區產業鏈布局更為合理。

4.jpg

營商環境優勢已成為肇慶的一張亮麗名片

 產業聚人才 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肇慶圍繞主導產業引才聚才用才,引進院士、國家級人才、省級人才、市級人才、高級職稱人才、博碩士等高水平研發人才,開展技術攻關,破解產業發展瓶頸,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去年4月,肇慶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召開,就提出了「高水平技工人才培育」行動,大力發展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教育,完善製造業人才培育引進、評價激勵和服務機制,把高水平技工人才打造成為肇慶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優勢。

6.jpg

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在肇慶已生成產業鏈

 近三年,肇慶高新區共引育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近6000名。記者分析發現,這些新引育人才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肇慶主導產業領域。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引育工程實施為例,肇慶高新區採取雙元制培養、定向就業、協議就業、專業就業等方式,與20多所院校建立引才直通車機制。

 通過與汽車專業優勢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肇慶高新區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急需緊缺的各類人才和團隊3747名(個),建立院士工作載體、重大人才發展平台、博士(後)載體、省市級研發中心15個。已建成的廣東省電動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特種車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肇慶市海特複合材料技術研究院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引才聚才重要載體。

 肇慶市華師大光電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王新博士帶領團隊進駐研究院後,將科研團隊的研究方向由光伏電池,調整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在研究鋰硫電池、固態電池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他看來,目前鋰離子電池容量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能量密度需求,開發鋰硫電池這種高能量密度電池迫在眉睫。

 武漢大學(肇慶)資源與環境技術研究院的專家結合肇慶高新區產業發展方向,將研究方向瞄向退役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環保回收利用,通過採用銨鹽低溫還原焙燒技術完成鋰、鎳、鈷的選擇性回收,實現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

 通過組建新能源汽車科研隊伍,合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掌握了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減速器三大核心技術,完成從電梯電機生產企業到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的成功轉型,成為小鵬汽車、比亞迪、東風柳汽、菲亞特等品牌的供應商。

 科技作引領 為產業創新提供源頭動力

 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火車頭」,科技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不言而喻。肇慶以推動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為導向,加快產業創新發展。

 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平台的支撐。肇慶積極參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培育創新源頭,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着力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重要承載地、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地,給肇慶科技創新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動能。

7.jpg

 四會富仕員工在工作中

 目前,肇慶正加快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肇慶分中心項目建設,已購置肇慶高新區創新創業科學園B4、C5棟大樓,被列為廣東省2020年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申請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新建許可。2020年底,肇慶全市高企存量約700家,規上工業企業中的高企佔比從24%提高到33%;新增市級新型研發機構6家,申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全市新型研發機構總數達26家;新增省級工程中心4家、省重點實驗室1家,現有省級以上創新平台226家,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比例達48%。

 以科技賦能,加強協同創新,產業創新承載區如鼓點般密集落地肇慶。西江高新區、金利高新區成功獲批省級高新區,四會農業科技園區獲批成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肇慶高新區紮實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肇慶新區加快推進香港城市大學(肇慶)技術轉移中心、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載體建設。全市高水平孵化器總數達30家。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獲批省級大學科技園,2020年新增省級星創天地6家,有力支持大學生、農民創新創業。萬洋眾創城、中南高科·肇慶端州雙龍科創產業谷、廣東(高要)信基創新科技園、平謙國際(新區)現代產業園等創新綜合體首期建設陸續完工,科技企業集聚效應初顯。

 產業創新承載區的建設強化了源頭技術持續供給能力,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著戰略引領作用,書寫着肇慶科創引領產業升級的高質量發展邏輯。

 深化產城融合,打造大灣區投資熱土

5.jpg

寧德時代效果圖

 在營商環境上,隨着肇慶優化營商環境38條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勢已成為肇慶的一張亮麗名片。「肇商通·肇慶萬企訴求服務平台」、「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改革運行良好,「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實現「一個全國率先、十二個全省率先」,肇慶在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2020年廣東營商環境試評價報告中排名全省第5,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穩居前20位,2020「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評估,肇慶位列全省第三。

 「一切圍著企業轉」,肇慶成立7個工作專班,破解土地、融資、基礎設施、用工等難題,確保「有好項目就有地、拿地即動工」。「一切盯著項目干」,肇慶深化「數字政府+放管服」改革,推動產業項目形成從對接到落地建設的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

 在交通優勢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與大西南地區接壤的城市,肇慶交通條件優越。「憑藉着通達的航空、鐵路、公路交通網絡,現代化的物流倉儲系統,肇慶向世界伸展著它的經濟觸角。」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付振曉十分看好肇慶的交通優勢。

 肇慶東站、珠三角新機場站「雙樞紐」交通格局加快構建,肇慶與廣深港等7個大灣區兄城市實現高鐵直達,肇明高速、東進大道三期等加快建設,肇慶大橋擴建工程建成通車,市域交通「內循環」加速打通,向東形成廣佛肇「半小時」、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向西通過高鐵4小時內通達周邊5個省會城市。「早上肇慶出發,中午香港飲茶」輕鬆就能實現。

 在土地資源上,肇慶土地資源豐富,後續開發潛力巨大。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相比,肇慶土地空間優勢明顯——全市土地面積佔大灣區總面積近26%,土地開發強度只有6.5%,是大灣區最大的發展腹地。

 肇慶堅定不移「騰土地、提門檻」,產業用地整理提升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拆舊復墾、水田墾造加快推進,今年以來肇慶新增產業用地1.7萬畝,新建成和盤活改造工業廠房面積335.47萬平方米,土地空間優勢釋放出巨大能量,能支撐起肇慶「產業第一、製造業優先」發展路線,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腳步。

 水深則魚肥,城強則賈興。肇慶的產業潛力和配套資源,使投資者從新的維度審視肇慶,用行動表達對肇慶產業經濟發展的信心。隨着一批批產業落戶肇慶,今天的肇慶已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熱土。(記者 余文蓮)

責任編輯:羅維維 肇慶以「產業」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