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周三發表,香港研究協會調查顯示,市民最關注施政報告對土地房屋的措施。住房問題是香港深層次矛盾,已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這既是中央的關切,也是廣大市民的期盼。施政報告對此須見真章,給出良方善策,制訂更有效的具體方案,切實推動解決房屋問題,讓市民早日享有獲得感、幸福感。
多年以來,土地房屋問題一直困擾著香港社會。樓市長升長有,上車愈見艱難,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不斷延長,伴隨是低收入及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不斷惡化,劏房、籠屋盛行。現時約20萬人蝸居在環境惡劣的斗室內,問題之嚴重顯而易見。解決住房問題,已經是香港最重要和最迫切的民生工作,讓市民有合適的居住環境,亦是政府最基本的責任。
中央高層一再發聲關切香港的住屋問題。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國慶前夕,再次深入基層,在探訪籠屋住戶後表示,親眼見到這麼擠迫的居住條件,心情十分沉重,「必須加大力度解決住房問題」。他並表示,香港解決住房問題,雖涉及土地、規劃、投入等具體問題,但最根本的、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發展為了誰的問題,只要牢固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具體問題是可以逐步解決的。顯示中央對推動盡快解決安居問題的殷切之情,體現香港同胞的煩心事,始終牽動著中央的心。
解決住房問題,事在人為。近日,社會各界聚焦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提出多種方案和構思。多個政團向政府建言獻策,包括新發展區、土地改劃、鐵路上蓋物業、市區重建等,提出「告別劏房」路線圖;有地產發展商建議釋放不同土地用途的潛力,如祖堂地、綠化地帶、濕地緩衝區等,願意積極配合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措施,加快興建住宅項目;有消息透露政府將採取多項措施,包括降低祖堂地出售門檻、釋放部分濕地發展、為舊區重建鬆綁等。這些積極變化,顯示香港各界有共識、有意願、有行動,一起出力破解土地房屋難題,改善民生狀況,市民看到希望,有了更高期待。
施政報告如何著墨房屋問題,各方矚目。希望當局接納和體現各方民意,大膽創新突破,拿出更多實質措施和行動方案,敢作敢為,快速增加短中期土地房屋供應,確立穩定持續的長期土地供應。無論是精簡審批規劃程序,合理引用《收回土地條例》,還是公私營合作,檢視所有閒置土地全盤規劃,開發棕地、農地、郊野公園邊陲,只要有助增加供應,具備可行性,就應該迅速行動,多管齊下轉化為成果。而在土地開發上,盡量先易後難,以效率為重。
當然,拓地建屋需有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讓市民有預期和盼頭。新一份施政報告應向各界展示,政府在拓地建屋上有大氣魄又務實可行的規劃,有具體的建屋目標,有時間表和路線圖,有付諸行動的執行力,令市民切實感到政府有決心衝破過去不能衝破的障礙,有勇氣排除種種阻力開拓土地,有信心解決老大難的房屋問題。只要朝着解民之所困的方向奮力向前,持之以恆推進單位供應,痼疾一定能夠解決。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