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參政議政】建設北部都會區須排除萬難

【參政議政】建設北部都會區須排除萬難

責任編輯:靜文 2021-10-12 00:07:07 來源: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葉建明

 政府提出的「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獲得社會廣泛好評。各界普遍認同這是香港發展的希望所在,對香港未來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必將提升港人獲得感、幸福感,值得期待。

 須直面發展難題

 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意味着:新界從被冷落的後院,變成發展的前沿,香港實現南北均衡發展,經濟轉型夢想成真;困惑香港已久的土地供應和房屋問題打開了以發展為解決手段的關鍵閘門,將實現工作與居住更人性、更協調,滿足港人對住房的訴求並回應中央領導對香港民生問題的關切;創新科技有了更直接的「抓手」,更清晰務實的合作氛圍;與深圳的融合進入更實質性階段,雙城的物理阻隔將因交通及通關的便捷而淡化;無論是事業拓展還是生活居住,香港年輕人都有了不一樣的選擇和更大的空間。

 這是香港撥亂反正重新上路重要成果的初現。這一幅令人鼓舞的藍圖,必將增添港人對「一國兩制」發展的信心,並將以一代人的建設和努力來實現。

 但是,在展望美好前景的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知易行難,實現美好的目標從來不容易,需要以排除萬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來克服各種困難。

 建設北部都會區需要跨過的溝坎、面臨的問題至少包括:如何解決目標和效率、統籌與協調的關係,在城規、交通、相關法律等過去耗時漫長的方面,能否大刀闊斧改革。能否提出明確的時間表與路線圖,讓市民能夠看到並獲得短中長期的階段性成果;如何解決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包括破解複雜的土地收回問題;如何籌措龐大的資金,並確保庫存仍充盈,香港的各項正常民生開支不受影響;如何做到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實現人與候鳥及其他生物和諧相處;在與深圳融合發展中,如何避免「誰老大」「誰主導」的思維誤區,切實實現優勢互補,1+1>2,「一國」與「兩制」優勢均得到充分體現。

 這些都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也是未來特區政府必須直面的問題。本次施政報告得到港澳辦、中聯辦的充分肯定。而且,他們均以「體現了擔當作為的精神」來肯定特區政府制訂的遠景規劃。這與主流輿論的評價高度一致。因為這是回歸以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規劃,緊扣香港發展困境,跟隨國家發展大局,體現了全新的治港思路,給人予希望。

 北部都會區建設是治港者的歷史責任,在未來的建設發展中,更需要特區政府的擔當與作為。正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治港者要求的那樣,要「勇擔當、敢碰硬、善作為,逢山能開路、遇水能架橋」,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排除萬難,實現目標。

 治港團隊的最大考驗

 從願景到藍圖實現,北部都會區建設是對香港治港團隊的最大考驗。特區政府班子,以及公務員團隊需要以全新的姿態做好行政主導角色,懶政惰政不作為的心態與作為必須摒棄;各自為政、部門間推諉的體制必須改革。

 落實《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需要廣泛凝聚共識,團結各界,眼於香港長遠目標和整體利益,令小利益服從於全社會的大利益,實現求同存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政府需要一方面深入社會各個層面傾聽意見,從善如流;一方面需要做各階層工作,獲得廣泛支持,從民眾的支持中汲取力量。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要效率最大化,就不能僅僅是香港一側的事。港深融合,包括交通銜接,科技對接,北部創新科技中心的建立以及其他北區規劃,離不開與深圳的溝通協調。特別交通基建是百年大計,需要有前瞻思維,要考慮拓展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一小時工作生活圈」。

 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令香港政治與社會實現了穩定,選舉制度的完善令愛國者治港少了很多干擾,此時正是有擔當有作為的愛國治港者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好時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秉持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的那句話,「解決為了誰的問題」,牢固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辦法總比困難多,具體問題是可以逐步解決的。

責任編輯:靜文 【參政議政】建設北部都會區須排除萬難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