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委員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鄉村振興

港委員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薛正軒 2021-10-16 14:03:54 來源:香港商报网
    2020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下一步,如何做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港澳政協委員、香港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譚錦球在廣西政協舉行的2021年港澳委員活動日暨「新時代發揮港澳政協委員『雙重積極作用』」宣講會上建議,要因地制宜、因業制宜利用好、發展好扶貧產業項目,使之轉化為帶動鄉村發展振興的優勢,並培育領頭雁,精強鄉村振興工作隊伍。
 
廣西壯族自治區港澳政協委員、香港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譚錦球
 
    據了解,近五年來,譚錦球以各種形式參與廣西的扶貧工作,個人出資和組織香港人士先後捐資扶貧超過5000萬元,主要用於教育扶貧、醫療扶貧、發展產業和基礎設施等,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了深刻的感悟與思考。
 
    就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譚錦球建議前後銜接,固強補弱。具體而言,對脫貧攻堅的貧困村、鄉、縣的扶貧項目進行全面「盤點」,分門別類造冊,加大鞏固、提升力度,防止脫貧即「脫項」。
 
    在譚錦球看來,通過粵桂協作、企業幫扶、政府扶持、社會助力,一大批帶貧產業項目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經濟持續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是鄉村振興的寶貴資源和財富。譚錦球稱,選擇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信息量完備、帶動力強的企業,開展同類同質合作,帶動產業優化升級。整合資源,優勢互補,由政府平台公司、強優企業牽頭,組建產業集團,把優質的資源、項目利用好、經營好,持續產生效益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對村集體經濟項目、扶貧項目,集體和農民經營承包的土地、山林、公共水源、水利設施等生產要素進行評估,設立股份公司進行運營,實現資產保值增值,效益最大化。
 
    與此同時,精強隊伍,育領頭雁。總結選派第一書記、派駐扶貧工作隊經驗,着力培養一支愛農村、懂農業、知農民的本土鄉村振興工作隊伍。發揮「鄉賢」作用,鼓勵退休公務員、教師、醫生、科技人員、企業家、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到農村宣講政策法規、指導生產、送醫支教、傳授知識。分期分批選派素質高、能力強、有志向的鄉村幹部到浙江、福建、江蘇、廣東等東部發達省掛職1—2年,培育其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記者徐玉瑩)
 
責任編輯:薛正軒 港委員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鄉村振興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