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中國城市人才生態指數報告》,長三角城市群已崛起成為我國人才生態高地,常住人口增量及淨遷入規模均領先其他城市群。在這裏,正上演著一幕幕打造地方品牌、吸引各類人才的「內卷」大戰。
「萬億之城」無錫以一場聲勢浩大的太湖人才峰會彰顯其求賢若渴之心。10月19日,以「新時代、新人才、新生態」為主題的2021太湖人才峰會在江蘇無錫開幕,無錫市面向全球發布「城市獵頭」計劃,成立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長三角研究中心,並發布一批人才創業、創新、服務平台,簽約一批院士合作項目及金融合作項目。
把最好平台留給人才發展
2021年5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2個培育建設未來技術學院名單。無錫市搶抓合作先機,率先與全國首批11家高校未來技術學院簽署合作協議。結合各學院未來技術方向和板塊產業科技布局,按照5-10年建設期,通過深入合作開展未來技術和產業決策諮詢、大學生無錫社會實踐、產學研合作等工作,鼓勵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來錫轉化和優秀大學生來錫工作。
「未來學院其實是國家給我們12所院校的『命題作文』。在全國那麼多城市中,無錫是第一家主動找到我們合作的城市,無錫的誠意和對我們的信任、包容讓我們非常感動。」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席建忠介紹,北大未來學院將在無錫市設立人才實習基地,並圍繞生命健康產教融合與該市進行深度合作。
「無錫要打造第一工商名城,需要全方位的人才來支撐品牌名城、資本名城、自主創新名城建設。」中國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說,無錫是一座資源和市場兩頭在外的城市,要在全國掌握主動權,必須要打造一大批無錫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才能掌握產業鏈的主動權、主導權。「我們無錫和上海、南京、廣州等直轄城市、省會城市比,有自己的優勢,但在區域虹吸效應中,也會有所制約。無錫可以培養大量上市公司,產生反虹吸效應,上海、南京等城市相反可以成為我們的平台。」作為無錫本地民營企業家,周海江認為,在吸引來人才後,還一定要給他們最好的發展平台和環境。如紅豆集團就打造了包括服裝、輪胎等多個行業國家級創新平台,並積極投入,讓人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專家:冀長三角與大灣區人才如資本般流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指出「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峰會期間,長三角與粵港澳政企人士均對本報記者表示,兩地之間發展各有特點,可以有許多互相學習借鑑的空間。
「深圳是一座創新能力很強的城市,創新力量的背後,是一大批的企業家。」周海江表示,無錫本身就是一座工商名城,歷史上就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家,有對人才的渴求、對企業的積極支持,相信未來在創新方面還可進一步發揮。
「長三角是內地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企業家都有很強的創新精神。粵港澳大灣區從政府到企業,都有著從內到外的、敢於嘗試、敢於拼搏的精神。」深圳人才集團 CEO翟斌說,大灣區以深圳為例,從政府到普通民眾,都對人才有著極高的接納度、包容度,這是值得其他城市學習的地方;而長三角地區以無錫為例,僅兩院院士就有100多位,還有著悠久的工商業歷史和國際化程度,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中國最具活力又基因不太相同的兩個區域,長三角與大灣區可以在人才跨地域、跨行業、跨體制流動方面探索走得更遠,讓人才在中國大地上如同資本一般順暢流動。
人口十年增超百萬 無錫加快建設國內重要人才中心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十年來,無錫常住人口增長超108萬人,年均增長率位居江蘇全省第二。在2021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榜單上,無錫位居全國第12位。
「尊重人才、擁抱人才始終是無錫在時代變遷中勇立潮頭的最大底氣。」無錫市委副書記朱愛勛介紹,目前無錫全市擁有人才總量191萬人,形成了包括14.8萬高層次人才、1.71萬留學歸國人才、45.1萬高技能人才在內的高質量人才隊伍,吸引17位諾獎得主、50多位中外院士來錫合作創新創業。在江蘇全省設區市中率先兌現1億元的人才頂級支持政策,開展「創投無錫」太湖人才金融路演,成立太湖人才天使基金、成長基金,「人才貸」「人才投」總額位居全省第一。目前,無錫已培育創業人才企業1184家,年銷售超億元企業達到44家,12家人才創業企業在境內外上市,A股市值超7000億,約佔全市同期上市公司A股市值的44%。無錫還在瑞典、北京、上海等地建立11家人才科創飛地,形成「全球研發孵化、一線城市加速、無錫轉化發展」的新路徑,試點開展「人才創業險」。
朱愛勛表示,當前,無錫全面接軌上海大都市圈,全面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合作,加快建設國內重要人才中心。無錫市將堅定不移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做到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使用人才各盡其能,為各類人才大顯身手、大展宏圖搭建平台、打造梯台、鑄就舞台。(記者 杜林 宋璟)
圖片說明:10月19日,2021太湖人才峰會在江蘇無錫開幕,無錫市面向全球發布「城市獵頭」計劃,成立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長三角研究中心,並發布一批人才創業、創新、服務平台,簽約一批院士合作項目及金融合作項目。(陸潤卿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