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在本年度進行問卷調查,諮詢工會會員、多間建造業商會,和其他業界持份者意見後,決議建造業主要15項工種(扎鐵、模板、混凝工、坭水、油漆、喉管、木匠、搭棚、金屬棚架、平水及測量、金屬工、挖掘機、天花間隔、雕刻木器及雲石),從11月1日起,暫不調整薪酬,與去年相同,期望明年調薪可以提早發布。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表示,香港自去年開始,在特區政府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全港市民攜手做好抗疫、防疫措施下,社會轉趨安定,疫情得到紓緩,香港建造業的就業情況,有明顯好轉。根據政府統計處9月公布的數字顯示,建造業最新失業率為7.4%,就業不足率為5.9%,兩項就業指標已連續有所改善,建造業已經走出黑暴和疫情所造成的陰霾,開始走出「寒冬」。
黃平呼籲各工友堅守工作崗位,共渡時艱,支持特區政府的施政工作。工會今日(20日)宣布明年的薪酬與今年相若,希望有利於平衡薪酬與人手供求關係,起到正面作用。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權益主任吳偉樑表示,總工會本年度進行「建造業工人就業情況」意見調查,成功電話訪問了1727名會員,查詢近日就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建造業整體失業率為9%,就業不足率為14%。兩項數據比去年同期的調查,下跌19%。從調查數據顯示,「處於失業狀態」的受訪者主要來自51至60歲(48人)和61至70歲(69人)兩個年齡階層,佔整體失業受訪者人數的73%。從工作性質上,「裝修」的失業率比去年有明顯回落,下跌21%。
另外,今次問卷調查亦向受訪者查詢今年的就業情況與去年的比較。超過56%(974人)的受訪者表示,今年的就業情況比去年好。同時,有40%受訪者因本港爆發多次新冠疫情,已影響其就業情況。在疫情期間,有95%(1358人)受訪者表示,沒有打算轉行或轉工種的,他們對特區政府的抗疫、防疫工作充滿信心。同時,有78%(1358人)受訪者表示,已經響應特區政府呼籲,接種新冠疫苗。
扎鐵、釘板、混凝工、搭棚、金屬工、坭水和油漆,都屬於基礎建設和樓宇建設首階段的必要工種,受惠於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大型基建項目的撥款、政府在疫情期間加推多項短期合約工程,和恢復區議會的地區建設工程,起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另外,總工會向特區政府提出以下4項建議:
(一) 推出更多不同短期合約工程,吸納失業工人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雖提出多項長遠發展計劃,但遠水不能救近火,工會亦希望政府加大力度,盡快推出短期合約工程,包括:1) 公眾衛生間和各區行人路翻新工程;2) 獨居長者家居維修工程;和3) 公共屋邨喉管檢查及更換工程等,一來可以創造就業職位,二來亦可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
(二) 加快財委會撥款,創造就業職位
過去一年,立法會財委會在沒有議員進行「拉布」情況下,批出涉及工務工程共達81個項目,款額合共1,718億元。財委會的「開綠燈」,實為有助業界迅速恢復正常的「強心針」。因此,本會呼籲現屆及未來一屆的立法會議員,不再政治掛帥,盲目「拉布」,實應盡快通過多項基建項目的財政預算,創造更多就業職位。
(三) 盡快解決「銀卡」辦理新證、續證問題
建造業議會因疫情關係而停辦「銀卡」課程(指定行業安全訓練),直至疫情稍緩為止。本港疫情已紓緩,理應加推「銀卡」課程,紓緩現時輪候情況。然而,議會辦理「銀卡」續證和新證的速度未如理想。業界已累積超過六千名工友,未能辦理「銀卡」續證、新證手續。由於政府的工務工程大多須要工友持有「銀卡」,方可進入工地。政府現在加推大型基建工程,有些工種出現嚴重缺人情況,如果政府做不好培訓工作,將會出現嚴重人手短缺問題,提供機會給承建商輸入外勞的藉口。工會強烈要求政府盡快解決問題,好讓工友持證上崗,加快基建的完成速度。
(四) 加大技能提升力度,解決建造業青黃不接問題
建造業青黃不接的問題,已經存在業界多年。政府必須做好在職培訓工作。每一波經濟危機的出現,都對建造業構成負面而沉重的影響。由於本港經濟是以服務性行業為主導,每當出現經濟不景氣,服務行業必會首當其衝,其次就是建造業。已達「師傅」水平的工人,因「無工開」而轉行至其他行業,他們因轉行而將技術「帶走」,導致傳統工藝逐漸流失。有部分較年輕的工友因入行時間較短,雖未達到「師傅」程度,但因經濟環境欠佳而被迫「轉行」。殘酷的現實就是,業界將會流失一批有志投身建造業的「生力軍」。(記者 李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