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第二間政府資助的地區康健中心位於深水埗,由聖雅各福群會負責營運,並於今年6月30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食物及衞生局有關官員今日(20日)到現場考察,並與市民受眾交流。
食物及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處長蔡宇思醫生表示:「地區康健中心的啟用是推動香港基層醫療的新一步,以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及風氣,達致「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從而減輕醫院的壓力。地區康健中心是公營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透過醫社合作和公私營協作模式,可以善用區內網絡及資源,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服務。」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會員盧女士(左)和邱小姐分享。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執行總監盧佩芬表示,「因都市人為生活、工作或家庭奔波勞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中心提倡『健康先至係中心』的理念,希望喚醒市民健康才是最重要。中心透過多元化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提升在深水埗區居住或工作的市民的自我管理健康意識,讓市民可安在社區得到所需的健康服務。」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佔地超過一萬呎,除主中心外,另設有三間附屬中心,分別位於深水埗的中南區、西區及東區,於深水埗居住或工作人士可帶同住址證明及身份證明文件親臨中心登記成為會員,接受免費基本健康風險評估及諮詢。中心服務範圍廣泛,並設有外展健康推廣及諮詢服務,覆蓋區內80多個服務點;並以健康資訊流動車巡迴深水埗區,為居民提供適切的服務。
體感功能運動區佔地463平方尺,透過燈光、音樂及按參加者能力設計的運動,增加運動趣味性。
今年76歲的盧女士,因在街上跌倒而導致左髖關節骨折,並需接受手術及物理治療,在接受治療後,盧女士的情況逐漸好轉。及後醫院轉介她到地區康健中心接受復康訓練。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的社區復康服務與醫院提供的物理治療緊密涵接,專業復康團隊先為盧女士檢查身體的關節活動能力及肌肉力量,然後安排對應的強化訓練,以協助盧女士的活動能力能更貼近受傷前的狀態。為提高治療的趣味性,專業復康團隊於復康運動內特別加入她所喜愛的乒乓球訓練,她說:「年輕時曾打乒乓球,幾年前重拾這個興趣,很高興治療師把我的興趣融入復康訓練,加強了我接受訓練的動力和信心。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現在我可以靠拐扙自行出入了。」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會員盧女士在髖關節骨折後,接受中心的復康治療,當中特別加入她所喜愛的乒乓球訓練。
半退休的邱小姐早前受左邊足底筋膜炎困擾,上落巴士都十分困難,物理治療師建議她要恆常運動。地區康健中心設有「體感運動班」,運動室的特別設計及具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運動,令她漸漸把運動變成了習慣。邱小姐說:「外間很少這類運動,而體適能導師會按我們的能力設計運動項目,我亦十分喜愛一班人一起做運動的氣氛,彼此鼓勵及支持使運動更有樂趣。」經過兩個多月持續運動,她的腳患有明顯好轉,上落車亦十分自如。(記者李銘欣)
頂圖:食物及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處長蔡宇思醫生(右二)、食物及衞生局地區康健中心總監胡仰基先生(右一)、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執行總監盧佩芬女士(左二)、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總護理統籌主任鍾巧儀(左一)和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會員盧女士(左三)、邱小姐(右三)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