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一直是打新股的天堂,打新股只要中簽,區別是賺多賺少,而沒有虧損之憂。但是,最近兩個交易日,新股不敗神話被打破了。10月22日,科創板新股中自科技上市首日即告破發,發行價70.9元/股,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收於66.03元/股,下跌6.87%,成為年內第42隻破發新股,同時也是今年首隻上市首日便破發的新股。10月25日,創業板可孚醫療及科創板凱爾達新股上市,競價雙雙低開破發。
A股走向成熟
在本港及其他發達資本市場,打新股沒有穩賺不賠這一說,新股上市跌破發行價現象司空見慣。可在內地股市打新穩賺不賠幾乎就是定律,所以內地股市一級市場打新狂潮持續加碼,市場比的是賺多賺少。可是隨着注冊制改革的推進,內地股市在一級市場打新穩賺不賠的神話破了。22日和25日竟然連續有3隻新股上市首日開盤破發,引起市場熱議。
市場人士分析,3隻新股破發各有各的原因,如中自科技破發,說到底還是三季報的問題,前三季度業績降超七成,剛上市就遭遇業績變臉,也就不能怪投資者跑路了。其實中自科技不是內地股市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第一股,自2018年11月5日,高層宣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至今已近三年時間。其間,破發第一家是2019年12月4日上市的建龍微納,上市首日便跌破發行價43.28元/股,當日跌幅2.15%。但是上市首日破發不等於股票就是熊股,建龍微納10月25日盤中最高價已經突破200元,與發行價相比累計暴漲四五倍。
連續兩個交易日竟然有3隻新股開盤破發也有行業背景,值得注意的是,注冊制改革取消了平均市盈率發行價這條紅線,導致部分新股發行市盈率偏高,現在部分次新股全部都是網下發行,上市首日解禁壓力較大。中自科技給投資者提個醒,打新也是有風險的,尤其在財報密集披露期,對一些業績出現大幅下降的公司,還是要謹慎。
破發或成新常態
市場人士分析,新股不敗「金身」打破,標誌着市場走向成熟理性,隨着滬深兩市新股發行的提速,新股破發也會更常見。
統計發現,今年以來上市新股已達391隻,截至10月22日收盤,有37隻次新股處於破發狀態。其間,9月24日,在A股上市剛剛滿月的中國電信當日開盤不久即跌破發行價。此前,滬農商行自8月19日上市後第三天破發,已然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種種跡象顯示,伴隨着上市新股供給數量不斷增加以及中介機構責任的不斷壓實,IPO市場的生態環境正在發生積極變化。發行人的質量越來越受到機構和市場的關注,詢價機構日趨謹慎,市場也日趨理性。
在注冊制背景下,市場已達成新股破發將成常態的共識,這無疑是A股市場趨於成熟的表現之一。由此,新股首日破發雖超預期,但也是預料之中的事。(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