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今日(28日)召開記者會稱,早前政府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最終報告(《香港2030+》),表示在推展北區都會區及明日大嶼願景兩大項目下,將會提供約4100公頃潛在土地供應,連同約3200公頃正進行或相對處於較後期規劃階段的土地,預計足夠應對未來30年發展需要。然而,工聯會指出,不難發現未來土地供應近八成都是由此兩個項目提供,一旦兩個項目遇上阻滯,那將對土地供應構成重大影響。與此同時,香港住屋問題嚴重,樓價與市民普遍收入脫鈎,住屋市場成為資產炒賣場所,不少有安居需要的香港市民只能「望樓興歎」。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立法會議員麥美娟、郭偉強,聯同社區主任陳穎欣出席記者會,就香港的土地供應以至市民的住屋問題作出最新建議。
首先,麥美娟認為政府應繼續將合適的公用設施搬遷,以騰出市區具發展潛力的土地。她建議政府配合整體航運業及物流發展,研究將葵青貨櫃搬遷至新界西部,以配合《香港2030+》內「西部經濟走廊」的發展,並騰出約380公頃市區用地,又建議將合適監獄設施搬遷至離島,這將會為本港騰出逾50公頃土地。此外,她亦促請政府繼續研究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可發展性,並加快將配水庫、污水處理廠以至靈灰安置所等設施搬往岩洞,以騰出更多土地。據政府《岩洞總綱圖》指出,48個策略性岩洞區域能合共提供4500公頃空間面積,故政府應及早規劃,協助香港增加城市容量。
麥美娟同時指出,當局需盡快為建立土地儲備作出具體規劃,以備造地工作遇上困難時作不時之需,並適時推出可發展的「熟地」配合發展。鑑於未來北部都會區涉及大量私人農地,故建議開徵土地閒置稅加快發展進度,並透過優化收地補償、制訂原住民政策,成立專項保育基金等,確保兩大土地供應項目能減少發展爭議。
吳秋北則指,為配合港人未來在大灣區發展及生活的大趨勢,特區政府應及早籌謀,與其他大灣區城市作深度合作,一方面向為港人提供包括住屋在內的大灣區生活配套,另一方面亦為重點產業提供支援,解決香港工業及產業用地不足問題。他建議政府參考「橫琴模式」,與內地城市合作發展以港企為主的產業園區,並透過產業園區或本港大學內地分校等為軸心作放射式規劃,集聚成為「港人大灣區生活點」。生活點內可提供港式醫療、政府諮詢服務、求職、生活支援以至人才公寓等,成為港人北上發展的第一站。長遠而言,政府可考慮在生活點興建房屋予港人在大灣區安居、打拼。吳秋北估計,鄰近前海新區、東莞交椅灣、以至佛山等地,都有條件建立產業園及港人大灣區生活點。
除卻土地外,工聯會亦建議房屋政策作出改革,從分隔住宅市場着手,務求為各階層提供可負擔房屋,達致「房住不炒」,解決住屋問題的目標。郭偉強表示,要徹底處理香港住屋矛盾,第一步就是要區分投資與居住兩個物業市場。前者可自由流通,而後者則由政府支援,並以協助市民安居為本。郭偉強建議未來新建資助房屋取消補價安排,減少資助房屋受私人住宅炒風及市況波動所影響。當兩個市場脫鈎以後,資助房屋就可從興建數量、定價安排、抽籤機制等多方面着手,全力支援市民安居。他補充指,在分割市場後,私人市場屆時也能作健康發展,例如重推一手物業空置稅、研究引入資產增值稅、非自住業主設累進制差餉及提升人均居住面積等,令房地產市場適度有為地運作、增長。
陳穎欣表示,未來房屋政策核心,並不在於樓價高低,而是在於要為不同階層提供可負擔的房屋。舉例來說,基層的可負擔房屋就是公屋,故政府需增加供應,制訂重回3年上樓承諾時間表、並將現時「現金津貼試行計劃」恆常化,從而紓緩基層市民的住屋困難。至於夾心階層,他們就需要政府的資助房屋協助,讓他們能以可負擔的價格置業安居,改善居住空間及質素。至於中產或以上階層,他們就則可在自由市場尋找不同類型的私人樓宇,按自身能力及需要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