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參政議政】為國履職 履行選委的責任

【參政議政】為國履職 履行選委的責任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1-11-05 00:11:15 來源:香港商報

 新選舉制度下,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由10月30日拉開序幕,至11月12日結束。地方直選、功能界別及新增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均有參選人報名,體現出多元良性的競爭,不少參選人都表示希望藉此來推動社會變革,推動政府解決問題,為香港將來的良政善治奠定基礎。此次選舉委員會界別將選出40名立法會議員,身為選委的一員,深感榮幸,任重道遠,這是確保「愛國者治港」的重要一環,希望選委們都能夠放下不同界別的利益,為國履職,為香港選出真正德才兼備的立法會議員,齊心協力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

 選委「一票千鈞重」

 由於過去選舉制度上的缺失和漏洞,部分別有用心的人趁機進入特區政府的管治架構中,不少「攬炒派」立法會議員藉機破壞衝擊立法會秩序,刻意延誤有關經濟民生議案的審議,對疫情之下市民和企業面臨的困難熟視無睹,置香港亟待重新出發的現實需要於不顧,打着「民主」的旗號卻做着傷害民主的事情,說是「為市民發聲」卻不解決最重要的民生問題,試問,這是真正為香港好的人會做的事嗎?香港過去幾年已經飽受「反中亂港」的摧殘和毒害,再加上疫情的影響,若立法會秩序再被毫無底線的破壞和利用,香港的未來將會雪上加霜。所幸,在中央的關心和支持下,先後落實了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這能夠有效幫助香港走出長期存在的「政治泥沼」,更好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確保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有利於維護和發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實現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在新選舉制度下,選委會委員的職責和任務都比歷屆更加重大,選委們手中的提名權和投票權,可謂是「一票千鈞重」,以實際行動選賢任能,是選委們必須擔當起來的使命。一方面,選委們必須當好「守門員」,在提名這一環節要仔細把關,不能因為人情世故、個人利益而降低門檻,切不能讓有反中亂港背景的人混入立法會之中,要嚴格按照夏寶龍主任所提出的五個標準,公正、公平、公開地選出德才兼備的合格治港者。選委肩負如此重大的責任,要始終堅定「愛國者治港」是鐵的底線,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核心要義,要將「反中亂港」之人徹底排除在特區政府的管治體系外,讓今次的立法會選舉真正全面地開啟「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

 另一方面,在提名時亦要注重有序合理地分配,有利形成良性競爭,避免無序提名造成過度內耗引起不必要的矛盾。過去不同政見、不同界別、不同團體的人士因不滿政治惡鬥而對參選態度消極,如今在新選舉制度下,今屆的選舉比以往熱鬧且有序,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翹楚積極參選,展現出良好有益的競爭局面,大家不再執着於政治爭拗,而是集中精力在解決香港各類經濟、民生問題。此外,今屆選舉有不少年輕參選人報名,更多有能力、有潛力的新一代有志人士希望有機會參與立法會工作,讓更多的聲音被聽見。可見,新選制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為香港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我們要讓各種不同聲音溫和、理性、獨立、專業地走進立法會,讓立法會擁有高質素的議政、論政氛圍,有更大代表性、更具均衡性,讓真正愛國愛港的各方共同監察政府,改善民生,推動良政善治的發展。

 保障市民最根本利益

 此次選委會作為一個整體,選舉產生40名立法會議員,突破了原本某個界別、選區、團體的局限,有助於彌補立法會只有功能性團體選舉和分區直選的不足,有效地保障了香港廣大市民的最根本利益。而選委們大多是各自領域、群體中的佼佼者,更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行業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引導自身聯繫的選民、業界、團體客觀理性地選出對國家忠誠、對香港負責的立法會議員,對「治港者」們察其言觀其行,監督他們為民幹實事。除了為香港選賢任能外,還要為國家履職盡責,尤其是今次新增的第五屆別,既要在提名和選舉中強化國家元素,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把維護國家和香港的利益有機結合,更要積極建言獻策,平衡並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的利益,促進香港民主穩步發展。

 在其位,謀其事,堅穩的制度需要由優良的管治團隊來執行,相信在新選舉制度下的選委會,定能在接下來的立法會選舉中有所作為、履職盡責,為香港選出德才兼備,效忠國家和特區、真誠擁護《基本法》的合格管治者,確保「愛國者治港」落到實處。同時,亦希望參選的人士能夠為立法會帶來新氣象,以維護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依歸,共同提升特區的治理效能,解決市民所關心的通關、防疫、經濟、住房、醫療、教育等重大問題與社會矛盾,腳踏實地為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香港如今正在走向良政善治,期待在各界的攜手努力下,這顆閃耀的東方之珠將會譜寫政通人和的繁榮新篇章!(作者: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張學修)


責任編輯:程向明 【參政議政】為國履職 履行選委的責任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