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寶安未來已來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寶安未來已來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1-11-10 00:19:28 來源:香港商報

 從深圳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到如今的前海「擴區」,製造業大區寶安,這個深港文化之源,一直與香港緊密相連。在寶安,工業設計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活躍著不少港人港企的身影。

 前海方案的正式印發,令寶安首次成為國家級戰略「主戰場」,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也為前海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更為香港創造了更多機遇。不少在寶安發展的港人港企期待,能在新機遇中獲得新成長。

 到寶安來,到寶安去。當前,寶安正竭盡所能,對接香港所需,打造世界級製造業高地,以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為切入點探索「灣區標準」,以民生領域互通為着力點打造香港企業和機構進入內地的首選地。 

恒明珠国际金融中心(宝安第一高楼).jpg

 恆明珠國際金融中心(寶安第一高樓)。

 前世今生深港緣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深圳輕工工藝品進出口支公司、石岩公社上屋大隊加工廠與香港怡高實業公司(香港電業有限公司下屬公司)簽訂了開辦來料加工廠的協議書。在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一份「深輕寶字001號」協議書,見證了深圳第一家、全國首批「三來一補」企業的誕生。

 在深圳市科協原主席、深圳前海科創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周路明看來,「三來一補」企業轉向深圳,是深圳最早跟香港的連接,也是深圳切入國際供應鏈的第一個機遇。

 40多年來,作為深港文化之源,寶安實體經濟蓬勃發展,從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誕生,到自主研發設計製造,再到以關鍵技術支撐的核心製造,寶安積累了雄厚的製造業基礎。

 當前,寶安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到64.1%,成為全國唯一區縣級國家工業互聯網示範基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52家,佔深圳31%。半導體及電子元器件、工業母機、精密儀器設備等9個集群增加值深圳第一,形成了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等4個千億級集群,寶安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區。

 回望過去的五年,寶安經濟實現高質量蝶變、全方位躍升,歷史性躍居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二、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五、綜合實力全國百強區第八,深圳工業「基本盤」的地位日益凸顯。

宝安通过创建人才园,加速人才集聚。.jpg

 寶安通過創建人才園,加速人才集聚。

 春江水暖鴨先知

 2021年9月6日,中央正式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擴區」將寶安82.75平方公里納入實施範圍,寶安首次成為國家級戰略「主戰場」。

 寶安1/5的範圍劃入前海,前海2/3的範圍在寶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寶安擁有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聯通世界的交通網絡,是灣區「一小時交通圈」的「心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於此。正如深圳市寶安區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楊海波所說,寶安彌補了前海在空間和產業發展上的短板,前海降低了寶安的學習成本和內部交易成本。

 春江水暖鴨先知。到寶安去,成為企業家的共識。在寶安發展的香港青年和香港企業,敏銳地捕捉到了前海「擴區」帶來的機遇。位於寶安的長豐電氣(深圳)有限公司,主攻恆溫器、電池水泵等產品,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該公司執行董事張亦光是最早到寶安發展的港人之一。張亦光認為,前海擴區後,與香港的合作將極大提升寶安的工業體量,也更有利於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公司在寶安設立總部。

 前海隨身寶(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郭瑋強表示,周邊很多前輩朋友選擇在寶安發展,可見寶安的發展潛力非常高。他用隨身寶在深圳獲得的產業硬件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為例,指出到大灣區發展的企業,可以在研發、市場及資本市場等方面優勢互補,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全球。

 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協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中心理事長王凱告訴記者,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已引進52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團隊,目前在前海的空間載體遠遠不夠,他希望能在寶安找到新的發展空間。

宝安产业发展博览会现场图.jpg

 寶安產業發展博覽會現場圖。

 正是寶安好風景

 當前,寶安發展迎來了一系列戰略機遇和多重利好。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深圳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疊加,加上前海「擴區」帶來的黃金機遇,這不亞於30年前的撤縣設區。

 楊海波告訴記者,製造業是寶安的立區之本,中場產業更是獨具優勢。儘管現代服務業佔比較少,但寶安在供應鏈金融方面獨具一幟,誕生了怡亞通等明星企業。

 張亦光表示:「像鋼鐵企業、能源企業等都需要大的空間和配套設施,大企業肯定會需要供應商企業,所以這次前海『擴區』能有這麽大空間面積,寶安以後肯定是個供應製造基地。」

 在楊海波看來,寶安在服務業上可以大做文章,從臨空經濟、會展經濟、海洋新城等,均可為前海和香港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載體。而這些產業的發展,也需要香港建築師等專業人士的參與。深港合作,服務貿易自由化,都大有可為。

 無論是企業家、專家業界,抑或是政府,均看好前海「擴區」給寶安帶來的機遇。為迎接更多企業到寶安來,寶安區委書記王守睿表示,寶安將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產業發展能級。寶安是工業大區、製造業大區,守好工業「基本盤」,將為香港現代服務業進駐和前海優惠政策效應釋放提供豐富的適用場景和有力支撐。接下來,寶安將堅持以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為切入點,優先在金融、文化創意、科技服務、會展等服務業領域與港澳開展合作,積極爭取在建築工程、智慧城市等領域先行探索「灣區標準」。

 對此,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張克科表示,前海擴區賦能寶安,區域目標特點優勢凸顯:一是承前啟後,寶安的歷史就是深圳的發展史,改革開放的基因都在這裏;二是承上啟下,寶安在珠江三角洲的產業鏈,從製造業低端到高端,各個關鍵領域都有布局,這是能夠承上啟下的基礎。三是內外交互,對外貿易和國內市場拓展,按今天的話說就是雙循環;四是新舊轉換,擁有產城融合和高品質發展的生態。寶安很多地方是全新的,很多街道、社區、園區面臨改造,存在新舊功能的博弈和機會;五是東西結合,從地理位置看,寶安處在深圳與珠江東西岸產業、物流、人員流動的結合部。

 栽好梧桐待鳳棲

 日前,機荷高速改擴建項目(航城段)集中拆除行動在航城街道九圍社區正式啟動,意味着寶安百日攻堅行動首戰告捷。今年,寶安區聚焦國土空間提質增效,作出「百日攻堅行動」的決策部署,力爭加速盤活成片土地,實現土地等項目、空間等企業。

 王守睿表示,除了擴區的82.75平方公里外,寶安其他300多平方公里都是前海發展的戰略腹地、戰略縱深,為承載香港產業提供園區,為香港科技轉化提供載體,為大灣區培養產業工人。

 寶安區黨代會也提出,堅持以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關鍵點。推動寶安與港澳科技創新全鏈條聯動,加強機構管理、項目實施、人才使用、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聯動,建設粵港澳研究基地,加快形成更加靈活高效的科技創新合作機制。

 楊海波建議,寶安可以借鑒南山設立虛擬大學園的做法,以研究成果帶動新的研究成果,促進產學研協調發展,「像香港的高校,都可以引進來」。張亦光也認為,寶安與香港合作,最重要的是引進人才,包括大企業人才和全世界各高校的人才。

 對此,寶安區高瞻遠矚,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積極引進港澳及國際知名大學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灣區國際人才港,為港澳同胞特別是港澳青年前來學習、就業、創業、生活創造便利條件,打造香港企業和機構進入內地的首選地。

 一直堅守在寶安做工業設計的智掂科技品牌創始人、香港設計師周小霞告訴記者,在寶安,她和香港同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設計師,為深圳設計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前海擴區更加堅定了周小霞留在寶安的決心,她希望越來越多的香港設計師能到寶安發展。

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jpg

 寶安區桃花源科技創新園。

 此心安處是吾鄉

 除了人才,營商環境也是企業非常看重的。張亦光告訴記者,其所在公司幾十年來堅守寶安,與政府的鼓勵和政策導向息息相關。2002年,張亦光在寶安建了工業園,寶安區政府在法律問題、政策扶持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大幫助,「讓你覺得有問題時,有人會幫你,心就定下來了」。在寶安從事工業設計已有20多年的周小霞也說,寶安在企業品牌註冊方面提供了很多幫助,這也是她願意留在寶安的原因。

 在百日攻堅實現空間提質增效之餘,寶安還探索打造產業空間高效集約利用模式,幫助企業節省拿地成本。10月15日,位於寶安區航城街道南航明珠花園北側的寶安航城創新研發聯合基地奠基。4家企業聯合競得該宗工業用地,這是寶安區首宗通過聯合供地方式出讓的地塊。4家企業在此將率先在寶安打造以「EPR+BIO+5G+AI」(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生物技術+AI人工智能+物聯網)為核心的新技術新產業創新研發聯合基地,園區建成後年產值將超75億元。

 「寶安從區政府到社區,都很關心企業,辦事效率很高。對於聯合基地的設計方案,相關部門的領導比我們還用心,反覆跑到市裏去協調,花了很多心血,有時候開會開到晚上八九點,非常辛苦。」歐陸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合球對此印象深刻。

 同益實業董事長邵羽南2002年創業時,就選擇了寶安。他認為,在大灣區和前海發展的雙重推動下,寶安佔據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是未來中國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企業要發展,要吸引到全球的人才,和全球頂尖的機構合作,迫切需要一個研發總部。如今解決了這個問題,政策給我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堅定了我們紮根寶安的信心。相信未來有更多的聯合總部建成,促進更多企業紮根寶安。」邵羽南說。

 如何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用房用地問題,關係到寶安區能否發展為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創新高地。據悉,該聯合用地模式在寶安已產生積極的示範作用。寶安也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組成聯合體開展產業項目遴選。目前,寶安首宗「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聯合用地項目已通過重點產業項目遴選,預計年內可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將進一步深化寶安空間統籌利用,促進製造業企業融合發展,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王娜)

 頂圖圖說:寶安灣。

責任編輯:羅維維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寶安未來已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