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器官,也是最高效的資訊處理系統。2005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SKLBCS)在香港大學成立,為腦科學前沿研究提供了一個國際平台。從那時起,SKLBCS就一直致力於解開最難以捉摸的大腦功能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具體而言,即研究神經可塑性的神經生物和心理機制,從而達至保護和促進大腦與心理健康。
與國家促進健康老齡化和心理健康的神經科學研究的關注相一致,SKLBCS開展的研究開創了精準預防的神經科學新時代。SKLBCS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是開發神經認知和情感加工模型,並應用這些模型來了解正常和異常大腦功能的表觀遺傳、生物學和神經心理學機制的基礎SKLBCS的研究人員與從事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科學家合作,旨在結合多種資訊來源,創建一個高度整合的模型來識別大腦和心理健康面臨的挑戰。
重編情感迴路 治療情緒障礙
憑藉着神經可塑性的既有知識,SKLBCS一個研究小組已成功發現了如何重新編程特定情感迴路以治療情緒障礙的關鍵。情緒處理涉及由前額葉、杏仁核、海馬體,及腦橋等腦區共同構成的精密的情感迴路。研究指出,一定時間的神經認知訓練,運動,冥想等可為這個情感迴路中的特定神經帶來正面的影響及編程。由於情緒障礙和情感迴路的異常有密切的關連,針對特定情感迴路的鍛煉將會是治療情緒障礙的關鍵。
有助創傷後應激障礙治療
另一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於睡眠期間重新鞏固和調節創傷性記憶,具體而言,如何在睡眠中操縱記憶,以提高認知能力或進行臨床干預,促進心理復原力和身心健康。研究人員依靠腦電波(EEG)來區分不同的睡眠階段,如淺睡眠N1、深睡眠(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即大多數夢境發生時的睡眠階段。在有針對性的記憶重新啟動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向睡眠中的參與者提供記憶線索,如與先前學習相關的聲音。通過測量人類參與者的行為任務表現,現有的證據表明,人類可以在睡眠期間增強各種類型的記憶(如技能學習、情感記憶等)。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睡眠期間的某些腦電信號,如慢波和紡錘形腦活動,對於記憶重塑的好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員揭示了記憶變化的神經機制和記憶相關的心理影響。最終,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能夠為新的研究和技術發展提供參考,以了解睡眠,並利用睡眠幫助改善身心健康。這些發現對於形成有效的創傷後應激障礙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其他重要研究包括考察如何確定風險因素和保護大腦功能,從而以緩解情感失調症狀,在預測風險和提供及時、個性化的干預措施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通過與國際知名腦科學實驗室的合作,在利用系統神經科學和神經心理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方面,SKLBCS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SKLBCS的目標是在多個臨床研究領域進行臨床應用方面的開發。除了上述提到的重建情感迴路對治療情緒障礙的應用,通過改變睡眠中的記憶來幫助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治療,應用腦刺激調節大腦功能以促進認知和情感調節的潛在治療價值外,SKLBCS也從基因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研究關於大腦和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通過利用最新的大數據分析工具,希望能為臨床領域提供直接的幫助。
(「港創科 創科港」由本報和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