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這項「山東第一」,紅色沂蒙是如何煉成的

這項「山東第一」,紅色沂蒙是如何煉成的

責任編輯:薛正軒 2021-11-15 21:07:24 來源:香港商报网
    鄉村振興是場持久戰,紅色的沂蒙老區已「拼」了多年。
 
 
    如果你的印象還停留在菜販遍地、菜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印象,那麼現下的臨沂,是你很難想像的全新模樣。
 
    2020年山東省對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臨沂市位居全省第一。再看2021年臨沂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圍繞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目標,統籌、融合、有序推進「五個振興」,突出「三步走」引領,籌劃對接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系列活動等。
 
    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同屬我國最具市場活力、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臨沂和長三角、粵港澳的「以農相約」顯然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臨沂市農業農村部門、財政部門密切配合,引導農民從自發種植到合作社規模化運營,再到金融、技術、大數據等要素下鄉做強產業鏈, 「1X2X3」的三產融合新格局正迎面走來。
 

    市場導向下的農田「升級」
 
    上海市場的每3個蜜桃中就有2個產自山東臨沂,長三角城市每賣出3隻鹹水鴨,就有1隻來自臨沂……臨沂市作為山東「南大門」,是山東省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經過臨沂人幾十年的苦心經營,目前,僅在農產品方面,每年便有300多萬噸高質量、無公害蔬菜瓜果由臨沂輸送到上海等地,部分農產品在長三角佔有率更是達到40%。
 
    在供需這對密切的關係中,長三角城市對於農產品種類、品質的需求,很大程度上牽動著臨沂市農產品種植、甚至是農業發展節奏。
 
    在臨沭縣,通過生產基地內的物聯網系統,長三角等外地客商可通過視頻系統查看基地作物生產情況,實現對基地生產全過程全覆蓋監管;在蒙陰縣新大地優質果品基地,佔地10000畝的標準化、智慧化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被認定為臨沂市首批長三角中心城市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在向長三角地區年銷售近千萬元的蘭山區李官鎮鄉村振興示範片,19個田園綜合體、高效農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現代化農業基礎設施項目投入建設。
 
    可以看到的是,一直以來深耕長三角地區的臨沂市,在明確提出「三步走」路徑後,農業現代化、智慧化、優質化的發展步伐又迎來一次大提速。在如此背景下,對接長三角需求也成了金改區的一個重要方面。
 
    臨沂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孫濤向外界透露,關於金改區的相關工作,農業農村局在組建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中心、開展大量系統調研的同時,摸清普惠金融重點需求情況、實現精準對接也是重點工作之一。
 
    去年以來,臨沂市先後舉辦優質農產品走進長三角系列推介活動50餘場次,簽訂產銷合作協議282個。2021年,臨沂市級資金投入鄉村振興示範片區1.08億元,美麗鄉村示範片區1.08億元,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補助1億元,共計整合涉農資金3.16億元。
 

    樹立鄉村振興「路牌」
 
    在哪改?如何改?是這場變革中兩個重要的前置話題。在智慧化、規模化、品牌化趨勢下,合作社正加速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中堅力量,調動合作社的積極性、引導合作社的規範化、樹立合作社的示範性,都極大考驗著農業農村部門、財政部門、金融部門的統籌力。
 
    近期,臨沂市農民合作社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公布《2021年農民合作社市級示範社及 2019年市級示範社監測合格名單的通知》。《通知》顯示,臨沂市蘭山區瑞豐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 151 家農民合作社被認定為2021年市級示範社。臨沂市蘭山區友交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等 153家合作社監測合格,保留市級示範社稱號。
 
    同時,在今年9月中旬,臨沂市十二部門聯合編製的《臨沂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出台,提出「到2022年,國家、省、市、縣級示範農民合作社四級聯創體系基本完善,市級以上示範農民合作社達到1200家,其中省級以上達到400家;2025年,市級以上示範農民合作社達到1500家,其中省級以上達到 500家」的目標。
 
    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相比較於零散個體種植戶而言,設備、場地、技術等要素投入成數量級增加。為了保障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良性發展,繼而在一定範圍內起到積極的帶領、示範效應,《實施方案》表示,支持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農民合作社推出免抵押、免擔保、低利率的普惠金融產品。
 
    同時,《實施方案》顯示,將加快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等活動,推廣農業產業鏈融資模式,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力度。

    農業融資如何「點面結合」
 
    系列政策加持下,臨沂市轄內各類農業主體的融資、保險等問題正在一次次的創新中獲得解決。
 
    今年10月底,在素有「中國金銀花之鄉」稱號的臨沂市平邑縣,農業部門、金融部門、財政部門創新推出了「中行沂蒙福農貸」(金銀花貸)系列產品,助力65萬畝的金銀花產業健康發展。
 
    同樣在今年10月底,臨沂市「金改區」首個政策性生豬「保險+期貨」項目落地郯城縣。據了解,該項目共承保生豬23846頭,摺合重量2614.38噸,總保險金額4052.27萬元。當地藉助保險公司的風險管控能力及期貨公司的專業操作能力,將生豬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實現風險對沖,保障養殖戶收益,以解決生豬養殖戶「豐產不豐收」等問題。
 
    在做大做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以農戶為代表的「散戶」的發展也是一個重點問題。但是分部零散、相對原始的「散戶」,通常因為無法提供規範、透明的生產報告和財務報表,而呈現融資分散、小額、短期的特點,幾乎無法在銀行融資。在該問題上,近年來,一種新型的農業融資模式逐漸被接受,這就是從工業領域嫁接而來的「產業鏈融資」。
 
    如蘭山農商行提供的產業鏈融資模式,以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展開。在畜牧養殖業領域,通過綁定上游飼料加工(富達飼料(臨沂)有限公司)與下游食品加工(山東太合食品有限公司)兩大龍頭企業,推進「龍頭企業+上下游供應商」的產業鏈貸款業務,以達到在環節中間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提升龍頭企業與「散戶」之間的服務體驗及用戶粘性。

    「試車」一年後迅速「入軌」
 
    在這裏,有著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域的全國唯一試點——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簡稱:金改區)。按照要求,臨沂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措施,打造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沂蒙高地。
 
    今年10月15日,臨沂市人民政府印發《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三年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從推動農村金融服務下沉,健全城鄉融合的抵押擔保體系,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等7個方面制定了45個具體細則。
 
    在當地政府相關政策扶持、各類金融主體探索下,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亮點頻出。
 
    孫濤對外表示,目前,臨沂市在試點縣費縣成功舉辦了「兩山銀行」啟動儀式,目前,已研究出台了「產業振興」「創業致富」「低碳綠色」「科技綠色」4大系列的兩山模式系列貸,截至8月底,已成功運作「兩山」銀行試點信貸業務35筆,信貸額度4163萬元。
 
    「截至今年8月末,臨沂全市新增涉農貸款佔新增總貸款的41.4%。臨沂市股權質押貸款總額在全省試點中率先突破億元大關,目前已累計發放貸款1.97億元,財政助力鄉村振興支持農村財務管理改革試點、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建設等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孫濤說道。
 
    臨沂藉助大數據、資本、人才等田間要素市場的培育,逐步建立起了與農民聯繫緊密的利益共享機制,有效盤活了資源,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推動了城鄉融合發展。(文/孫珂  曹蕾  侯寶之  韓樂樂 圖/孫運河)
責任編輯:薛正軒  這項「山東第一」,紅色沂蒙是如何煉成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