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以「與海共生傳承千載」為主題的2021大鵬文化季暨深圳第四屆「非遺文化周」大鵬分展場活動在大鵬所城正式開幕。 本屆大鵬文化季由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指導,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新區綜合辦公室、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和各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以及新區非遺傳承人、非遺工作者參加活動。
據介紹,本屆大鵬文化季活動圍繞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目標,以共塑灣區人文精神為主旨,依託大鵬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獨特的山海資源,深入挖掘大鵬海洋文化和傳統文化,展示大鵬傳承千年的厚重歷史文化特色,展現獨特的人文風貌,為旅遊淡季聚集人氣,形成全域、全季、全齡、全業態的文旅融合格局。
現場公布了大鵬新區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及代表性傳承人,並為首批新區9位非遺傳承人授牌,並為首批新區9位區級非遺傳承人授牌。隨後,新區非遺項目改編的《大鵬船歌》《漁民娶親》《東山漁歌》、《大鵬山歌》等精彩紛呈的非遺文化節目登場演出。
非遺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非遺傳承人及非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一直以來,大鵬新區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不斷加強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據介紹,大鵬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8個,其中省級4個,市級4個,區級10個,囊括了傳統技藝、傳統音樂、民俗、傳統曲藝、傳統戲劇、民間文學等6個領域。
大鵬的非遺涉及客家、廣府、軍屯、疍民等多種文化類型,這些多元文化的融合交織發展,保存了深圳早期移民城市的雛形。大鵬的非遺項目輻射範圍較廣,太平清醮、舞草龍等活動舉辦時,大量港澳乃至海外同胞都會專程回來參加,成為大灣區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
據悉,大鵬文化季從11月初持續至2022年1月底,以大鵬所城文化旅遊區為活動核心區域,輻射大鵬半島三個辦事處。主要包括展、演、講、集4個類型共28場活動,通過多樣的文化表現形式,將大鵬文化季打造成展示大鵬海洋文化的窗口、大鵬非遺文化的舞台,並呈現大鵬文化的多元、包容與自信。(記者 羅國淮 通訊員 曾世敏 刁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