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微信、支付寶收款碼不能用於經營收款」。收款二維碼到底還能不能用了?新華社記者27日獨家從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獲悉,該說法系誤讀。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的商戶,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但消費者日常支付體驗和感受不會受到影響。
人民銀行有關人士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如果消費者在早點攤購買煎餅果子習慣用手機支付,仍然可以用掃碼等方式付款,沒有任何變化。如果賣菜的商販此前就已經使用經營收款碼收款,也不受任何影響。
10月,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對收款條碼支付提出一系列管理要求,一些人卻對部分內容產生了誤讀。
記者從人民銀行有關部門了解到,此前一些商戶收款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此類「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收款安全性較低,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另外,按照相關要求,不得通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個人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至於哪些用戶屬於「具有明顯經營特徵」,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標準。
通知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人民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在相關要求實施之前,支付服務機構必須要全面、充分評估客戶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確保服務成本不升、服務質量不降。收款服務機構有義務免費為商戶提供商用收款碼,商戶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實信息。
人民銀行表示,人民至上、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一直是監管部門制定政策的出發點。近年來,公眾對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深惡痛絕。在公安機關會同金融管理部門開展的相關案件調查中發現,使用出租出售的個人收款碼、改造支付受理終端、申請虛假商戶等是犯罪分子常用手段,給許多個體商戶帶來資金損失。央行此次出台相關要求,正是為了加強行業管理,堵住漏洞,斬斷非法鏈條,更好地保障個體商戶資金安全,守住老百姓「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