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香港淪陷80周年,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歷史研究中心日前聯合主辦,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協辦的「香港淪陷8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新書發布會」昨日於中大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行。會上,一眾學術名家圍繞抗戰歷史進行了多方位的主題演講。其中,著名香港史專家、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就「二戰期間香港兩種不同性質抵抗的探討」主題進行發言。
劉蜀永:港二戰存兩種性質抵抗
劉蜀永認為,二戰期間的香港的確存在兩種不同的抵抗。英軍當年18天的抵抗是為了保衛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利益,而不是為了保衛中國以及香港市民;中共領導的港九獨立大隊,其抗戰才是衛國保家,為了保衛中國、保衛香港市民。他認為,兩者性質不同,因為英國與日本的矛盾本質是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爭奪勢力範圍的矛盾,而港九大隊的出發點是衛國保家。他強調,戰後英軍重返香港,繼續與中國爭奪主權,說明其根本利益還在於殖民地利益。因此,紀念英軍保衛香港的觀點不妥,是「進錯廟、拜錯神」。
劉蜀永表示,當然,英軍的抵抗並非全無意義,因為當時中英雙方有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有共同的敵人──日本軍國主義者,他指出:「我們重點歌頌和褒揚的應該是港九獨立大隊前仆後繼、視死如歸的抗戰精神,他們是為中國而戰,為中華民族而戰,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新書展示日佔時期明信片
參與是次研討會的學術研究者還有鄺智文、周家建、蕭國健、周佳榮、譚家齊、張瑞威和曾卓然,主題範圍涵蓋社會風俗、經濟文化和宗教發展等等。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新書發布會同期舉行。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葉佩珠介紹,該書由張順光、陳照明合著,書中展示了日本佔領香港時期以香港為主題出版的120多張明信片,提供了少有的,以佔領者角度回顧日佔香港歷史的做法,能夠幫助讀者們進一步認識、思考那段特殊的歷史。( 記者 傅之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