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稱,哈佛大學知名化學家查爾斯·利伯教授(Charles M. Lieber)因隱瞞與中國官方科研項目的關係被判有罪。對此,趙立堅表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體情況,我也不會對美方司法個案置評。
趙立堅稱,我們注意到美國司法部門以打擊經濟間諜為名,打壓科學家,破壞中美正常科技交流的行徑,已經引起美國國內有識之士的廣泛質疑。我想強調的是中國對外人才交流合作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同行做法並無本質區別。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及政客不應對此搞污名化,美方應該做有利於中美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的事。
綜合外媒報道,美國聯邦檢察官曾說,62歲的利伯在追求諾貝爾獎的過程中,於2011年同意成為中國武漢理工大學的「戰略科學家」,並通過該大學參與了中國的「千人計劃」招聘活動。檢察官說,中國「利用」該計劃招募外國研究人員,與中國分享他們的知識。聯邦陪審團周二(21日)裁定他向當局作出虛假陳述、提交虛假納稅申報表以及未申報持有中國銀行賬戶。
利伯的辯護律師穆卡西(Marc Mukasey)反駁說,檢察官篡改了證明利伯無罪的證據,缺乏支持其主張的關鍵文件,並在利伯被捕後過分側重於FBI的「混亂」面談內容。
路透社報道,在法庭宣布判決時,身患癌症的利伯面無表情地坐著。
利伯於2020年1月被美國政府指控,這是美國司法部「中國倡議」行動的一部分。該倡議是在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發起的,批評者認為,該倡議損害了學術研究,對中國研究人員進行了種族定性,並恐嚇了一些科學家。(路透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