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地質調查院23日消息,地質調查人員及旅遊工作者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境內大面積地表發光礦物開展了科學調查。
據悉,上述地貌景觀主要分布於茫崖市境內省道S316大風山—黃瓜梁—老茫崖段沿線,近北東—南西向延伸,長度約20公里、寬度約15公里,總面積約300平方公里,被譽為「星光大道」「地表星辰」等。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院長王秉璋介紹,初步判斷地表發光礦物為石膏礦物,肉眼觀察多呈白色和無色,少量含雜質的石膏呈煙灰色或褐色,其具玻璃光澤,多呈似菱形板狀產出,大小多在1平方厘米至4平方厘米之間,大者可達10平方厘米。石膏礦物碎塊在地表分布豐度一般在30-50塊/平方米,多者可達100塊/平方米以上。
據介紹,由於該地區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所以該地區3萬餘平方公里有雅丹、丹霞、鹽灘、滷湖、沙丘渾然一體多種地貌。烏席勒 攝
後經青海省地質調查院岩礦鑑定中心鑑定,其為石膏礦物,礦物中石膏含量98%、碳酸鹽礦物含量 1%,並有少量粘土礦物和不透明金屬礦物。
據地質調查工作者分析,該地區地表由化學沉積作用形成的石膏大多為呈白色或無色的透石膏,由於石膏礦物解理髮育,石膏形成後在地表經受長期的機械風化作用後,沿解理面會破碎成無數板狀碎塊,並在解理面形成類似於鏡子鏡面的平滑界面;加之區內氣候環境乾旱少雨日光照射時間長,白天強烈的陽光照射於石膏碎塊解理面會發生反射和折射光學效應,從而就形成了該地區無數石膏礦物碎塊在陽光照射下產生熠熠生輝類似於「地表星辰」的星光大道奇觀。
王秉璋表示,上述奇特地貌景觀或小小的石膏形成機理研究,可以多方面溯源探究整個茫崖地區古地理環境、古氣候環境、當前地貌形成等科學內涵,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同時,可以從「星光大道」的前世今生形成演化等方面入手開展研學旅行。
王秉璋建議,後期可在S316省道43-45公里之間道路兩側寬闊地帶規劃建設「星光大道」景觀最佳觀測點。
頂圖:畫面中,地貌上的環形與土星環的環形極為相似,且有若干個「土星環」。 烏席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