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外貿高光時刻貫穿2021年 2022年出口有望保持韌性

外貿高光時刻貫穿2021年 2022年出口有望保持韌性

責任編輯:蔣璐 2021-12-28 01:06:5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2021年,中國經濟最引人注目的特徵之一,是外貿延續強勁的增長勢頭。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範圍持續蔓延的情況下,中國出口的高光時刻貫穿全年,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支撐和動力。展望2022年,受訪專家認為,隨着主要經濟體產能逐步修復,中國出口替代效應將有所減弱,但中國出台的一系列穩外貿的政策,將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加上中國防疫形勢向好,產能配套能力強,與外貿企業適應性強,中國外貿出口有望保持韌性。

    外貿持續表現強勁

    得益於出色的疫情防控能力以及產業鏈供應鏈所展現出的韌性,2021年中國外貿的高光時刻在持續延伸,全年進出口快速增長,為穩定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今年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5.39萬億元,同比增長22%。從數據上看,今年前11月的進出口總值已超過2020年全年的32.16萬億元水平。

    按美元計,今年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5.4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1.3%,比2019年同期增長31.9%。其中,出口3.0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1.1%,比2019年同期增長33.9%;進口2.4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1.4%,比2019年同期增長29.6%;貿易順差5817.1億美元,同比增加29.8%。

    可以看出,今年全年外貿順差突破6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已經是板上釘釘。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出口表現強勁,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動:一是全球需求回暖;二是外貿韌性足,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產能配套能力強,完善基礎設施及外貿企業對全球市場變化適應能力強;三是中國疫情持續受控,對部分海外訂單和生產產生一定替代效應。

    匯率物流成本釀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口整體超預期的表現,是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和國際運輸價格高企的不利背景下實現的。2021年,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雙向波動,但是總體呈現一定幅度的升值,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在美元走強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依然不改升值態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19時,年內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2.6%,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幅為1.99%。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前期外貿企業承受一定程度的外匯波動壓力,出口難度有所加大,為此需要提升外貿企業的應對能力,規避外匯波動風險對其利潤的侵蝕。

8.jpg

    為平抑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的勢頭,年內中國人民銀行兩次大幅提高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日前,央行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有助於平抑匯率波動對外貿企業的影響。「與此同時,還需要金融機構積極為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和服務,更好實現保市場主體、穩定就業。」

    另一個對出口構成不利因素的是今年居高不下的全球集裝箱價格,在「一箱難求」的背景下,外貿企業的貿易成本大為提升,企業訂單的交貨時間被迫延長。

    周茂華分析,中國外貿進出口較為複雜,人民幣匯率走高,有助於壓低部分原材料商品進口價格,但部分外貿出口企業可能因為人民幣匯率升值或國際運價飆升而陷入虧損,尤其一些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在人民幣匯率與國際運費飆升情況下,可能面臨經營風險。

    需多管齊下穩外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擴大高水平開放,多措並舉穩定外貿。近日召開的國常會指出,當前外貿面臨不確定不穩定不平衡因素增多。會議提出,要做好跨周期調節,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紓困幫扶,努力保訂單、穩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針對外貿企業普遍面臨的運費壓力,國常會作出「鼓勵外貿企業和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依法依規打擊違規收費、哄抬運價等行為」「支持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小微外貿企業提供物流方面的普惠性金融支持」等部署。

    「此次國常會部署出台綜合政策措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外貿企業獲得實惠,有助於穩定外貿企業發展信心,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周茂華說,比如落實減稅降費,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支持,降低外貿企業財務成本,緩解融資壓力;引導外貿企業回歸匯率中性,提升應對外匯風險能力;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通過「長協」緩解物流壓力。

9.jpg

    邊際放緩趨勢漸成

    展望2022年,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全年受高基數、海外供應鏈逐漸恢復等影響,中國出口增速大概率放緩。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2年《經濟藍皮書》指出,隨着主要經濟體產能逐步修復,中國出口替代效應將有所減弱;新出口訂單PMI領先指標連續多月處於收縮區間,中長期下滑趨勢明顯。預計2022年中國進口和出口增速分別為10.4%和6.0%,增速明顯回落,但仍保持一定韌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本報記者表示,2022年全球疫情穩定後,中國出口「補缺效應」和「低基數效應」同步減弱,海外需求也將可能走弱。但整體出口的良好形勢仍會延續一段時期,邊際放緩的趨勢將逐漸形成。進口仍將維持比較穩定的增速水平,預計2022年出口與進口同比增速分別為4.5%和7.5%,貿易順差維持在6500億美元左右。

    在周茂華看來,明年外貿面臨不利因素:全球防疫前景不確定性,如果疫情再度大流行,各國封鎖措施將抑制需求;全球供應鏈與國際物流修復不及預期,原材料等商品價格居高不下,以及各國經濟、政策分化加劇全球外匯市場波動等。

    「2022年外貿可能面臨一定放緩,主要全球經濟逐步向長期趨勢回歸,以及海外供應鏈修復等,中國出口替代效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減弱。」周茂華說,但中國防疫形勢向好,產能配套能力強,同時外貿企業適應性強,中國外貿有望保持韌性。(記者 朱輝豪)

責任編輯:蔣璐 外貿高光時刻貫穿2021年 2022年出口有望保持韌性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