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持續危急,連續多日新增幾十宗確診,連封多區強制檢測,「望月樓」群組還未平息,「維園跳舞群組」又牽出多條傳播鏈,不排除還存在更多的隱形傳播鏈,第五波疫情其實已經開始了。雖然政府已經開始收緊防疫措施,但只在「高危群組」中做檢測不是辦法,只靠限聚來放慢疫情擴散的步伐是被動做法,有必要再次進行「全民檢測」,找到社區的無症狀感染者,明確找到傳染源並迅速截斷疫情傳播鏈,確保萬無一失。
「全民檢測」切斷傳播鏈
現在這個情況,病毒蔓延得愈來愈快,封區檢測絕對不足夠。隨着社區當中已有很多隱形患者,有的是無病徵的,有的則是被感染後只有輕微病徵已痊癒了的;若不全部找出來,疫情只會不斷蔓延,永遠無法「清零」,對香港百害無一利,過去兩年的抗疫成果將付諸東流。也許很多市民對於全民檢測都會有兩個疑慮,一是擔心造成經濟影響,二是擔心香港沒有足夠的檢測能力。首先,長痛不如短痛,目前收緊防疫措施已經對飲食等業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若疫情持續不斷,措施定不會放鬆,長遠來看整個社會的經濟損失會比進行全民檢測來得嚴重,必須權衡好利弊。其次,香港在抗疫的這兩年裏,已經累積了足夠的經驗,檢測工作相較去年已經有了不少完善和提升,加之香港只是彈丸之地,如果實在人手不夠、資源不足,可以向中央申請支援,當務之急必須盡快遏制住這一波疫情,相信這也是兩地共識。
為經濟,為市民,為社區,政府都應該盡早進行「全民檢測」,只有在第一時間找出無症狀感染者和處於潛伏期的患者並盡快隔離,才是阻斷感染源、切斷傳播鏈、防止造成更多經濟損失和醫療資源擠兌的關鍵。一方面,這能更好地保護公眾健康,維護整體社會利益,達致「早識別、早隔離、早治療」的目的,切斷病毒傳播鏈,確保本港早日遏制疫情;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盡早結束目前剛冒出苗頭的第五波疫情,好讓政府逐步放寬防疫和社交距離措施,重開處所和恢復活動,重啟本港經濟活力,加速各行各業的復蘇,尤其是首當其衝的飲食業。
除了政府的行動,市民也必須擔當起責任,保護好自己。第一道防線是嚴格遵守、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減少外出聚會,不讓病毒近身。近日「百人生日會」的案例用事實告訴我們,在這種時刻進行多人集會風險是非常高的,即使已經按照防疫要求做足安排,但變種病毒傳播力比我們想像的還快,在嚴峻疫情之下,絕不應該為了圖一時之樂,卻讓全香港市民「埋單」。為人為己,如今是關鍵時刻,切不能放鬆警惕,尤其為官者更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引領全港一起做好抗疫。此外,在這波疫情爆發中,「安心出行」是有力的防疫工具,不僅能方便查出確診者的流調,更可以提醒相關到訪者去做檢測。然而,還是有人採用虛假截圖想蒙混過關,在此亦呼籲全港市民,必須自覺使用「安心出行」,這是作為香港的一分子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若始終都有人想方設法使用「假安心」,那麼為了安全,政府有必要研究將「安心出行」加入追蹤功能,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防疫必須反客為主
第二道防線是老生常談但仍不得不談的提高疫苗接種率。目前香港第一針疫苗接種率為74.3%,有不少可提升和改進的空間。第五波疫情已經爆發,若繼續擴散下去,未接種者首當其衝,長者也是最大受害者。港府要繼續推動市民接種疫苗,提供更多接種疫苗便利措施,特別是加強對長者接種疫苗安排,例如增加流動疫苗接種站和疫苗車,甚至為長者安排上門接種疫苗服務等。未接種的市民要主動接種,已接種市民也有必要繼續接種「第三針」,因為在完成基礎免疫接種後6個月抗體水平會顯著下降,然而全球範圍內病毒千變萬化,近日法國又發現新的名為「IHU」的變種病毒,未來它將如何繼續變種?會否傳入香港?我們不得而知,能做的就是接種「第三針」加強提升自身免疫水平,最好地確保自身健康。只有當接種率達至90%及完成三針接種,建立群體免疫後,病毒的殺傷力才可能減弱,屆時香港才具備足夠條件邁向全面安全有序開放。經過了前四波疫情的考驗,我們需要吸取經驗和教訓,不能再重蹈覆轍,香港防疫必須反客為主,清零只是防守,嚴陣以待不如主動出擊,提高接種率正正是進攻的關鍵。
疫情捲土重來,使香港市民生活、學習和工作秩序都飽受影響,餐飲、旅遊等產業接連備受打擊,經濟損失嚴重。我們不應本末倒置,全民檢測帶來的「短痛」和長期經濟損失的「長痛」相比,應該選擇哪個不言而喻,疫情必須得到控制,經濟才不會陷入更大困境,導致更多的民生困苦。打贏抗疫戰,盡快控制疫情,是當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務,只有先把疫情問題解決,才能讓本港經濟恢復、市民回復正常生活,否則其他都是空談。農曆新年馬上到了,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全體市民能夠攜手共克時艱,讓各項防疫政策跑在病毒前面,速戰速決第五波疫情,讓大家過一個安心、平安、健康的年。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張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