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經常去運動的中山公園,最近正在悄然拆除沿路圍欄、鋪設花草,與「外面的世界」相連相通。記得早年入園是要買票的,後來限時免費開放,再後來全天候免費開放,隨之而來的便是,公園真正成為百姓鍛煉休閒的一方「樂土」。作為公園的常客,記者亦有十足的身心「獲得感」。
其實,與中山公園緊鄰的華東政法大學蘇州河濱水區域去年就全面開放、風貌更新升級;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展覽中心(前中蘇友好大廈)亦陸續讓市民遊客踏過圍欄,感受人文魅力,暢享公共空間的悠閒自得,在近距離領略上海海派文化的同時,亦能對優美歷史建築可讀可聽可看。
顯然,百姓的種種「獲得感」不少源於人大政協代表的建言獻策。今次上海「兩會」上,又有透露上海音樂學院已納入「拆圍」計劃,相信不久,這所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音樂院校亦將變成網紅「打卡地」。
「人民至上」「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上海並未將其僅掛在嘴上,而是「落實下去、凝聚起來」,付之行動,不斷地釋放著城市溫情與善意,讓這座城市變得更為開放,令人嚮往、令人流連忘返。(記者 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