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記者手記】逸葵樓解封記

【記者手記】逸葵樓解封記

責任編輯:高心雲 2022-01-29 01:14:06 來源:香港商報

    圍封7天的逸葵樓昨早解封,居民們出示陰性檢測結果證明或佩戴手環證明已接受強測就可離開。特區政府在每家每戶信箱裏派發感謝信,感謝住戶配合圍封強檢行動,又向大家分發裝滿食品的賀年「福袋」。

 「我和鄰居都覺得幾好!」

 在現場,居民們大都感恩政府今次大力付出。大家認為即使有細節做得不夠好也應該體諒,可以提一些建設性意見,絕不能為了罵而罵。有居民直言,「我和鄰居都覺得幾好,今次好滿意!不知點解還有那麼多的罵聲!」

 居民練小姐展示自己的「福袋」,但見有鮑魚罐頭、鮑魚雞湯、花菇、臘腸等。「正!」她大聲讚道,又對「重獲自由」感開心,希望疫情可以盡快清零。她說:「好感謝政府人員連日來的付出,作為市民還是要『聽話』,自己亦會避免外出,避免聚會。」

 逸葵樓圍封期間,各種投訴和負面資訊曾經滿天飛。終於等到解封,記者有機會到現場親自問居民們的感受。隨機的採訪,卻和網絡上一面倒的差評截然不同,超過90%的受訪居民都非常感謝政府今次的安排,大部分人都說僱主也理解,雙方關係良好。

 「林鄭對我們挺不錯了!」朱婆婆第一句話就如是說。她說,這幾天,各種物資充足,吃的用的都有,就是困在屋裏有點悶也有點擔心,尤其自己住的樓層有確診個案,所以每天如果檢測結果稍微延遲發送,就會有點驚。困了7天,終於可以出來呼吸下新鮮空氣,感覺特別開心,「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市場買上新鮮食材,煲上一煲靚湯先」。不過,她最不開心的還是本來約好新年各種拜年活動都要取消了。

 雖然有各種不方便,但大部分人都表示理解,即使解封了也不會到處去,只是處理一些必須做的事,比如去銀行、工作上的事,補充一些生活必需品。「連一直吵着圍封好悶的小朋友,一提到疫情也理解啲嘢,那我們還是留在屋裏自己玩吧,我哋唔要有人生病!」

 「圍封對自己對別人都好」

 「不知道他們投訴什麼!我自己非常滿意,一天三餐都有,你還想要什麼?」李女士直言,有些細節確實做得不夠好,比如垃圾收集得非常慢,自己剛好就住垃圾堆旁邊;還有就是檢測安排有點亂,「但我不會投訴,我覺得要給他們時間!」她又說,自己也見到有鄰居因等檢測的人太多,就用粗口罵工作人員,「但是,我會諗,你儘管有情緒,可別人也是冒着生命危險來服務,還是要多一點理解,不要老是反反反、罵罵罵。」

 「這7天過得好平常,圍封是盡公民責任,對自己對別人都好。」李先生也說,「我問過前後樓上樓下,大家都覺得沒什麼。所有安排都可接受,我相信這個樓90%的人都是這麼想的!其他樓的人有什麼資格出來代表我們說話?」他直言,政府給的物資已經好充足,有多沒少,水果吃到現在還沒吃完。「政府已經盡力安排好,並不是隨意去做,真的要多一點的理解!」

 香港快快好起來!

 除了投訴政府做得不好,也有人曝光僱主無理解僱,惟李先生有話說,「自己已經隔離三次了,公司都很理解和支持。」做廚師的譚先生也說,隔離期間,自己不能像寫字樓一樣在家辦公,但公司還照常支薪。他笑言,政府提供的飯菜也很不錯,自己嘴比較刁,所以才會再稍微加工一下,「馬上要過年,還送上鮑魚福袋,真的已經做得好好了!」

 這次,居民們真的都相當感恩和理解。大家都說,今次是特區政府第一次圍封這麼多天,而且涉及3000人左右,一開始或許處理得唔夠好,但到了後來明顯見到了改善。

 問到大家有咩新年願望,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異口同聲地說,「身體健康!」這句「行貨」的祝福語,此時此刻是如此的由心而發!記者也滿心期待疫情快快過去,不用再穿着由頭包落尾的防護衣做採訪。

 香港,快快好起來!(記者 木子 馮煒強)

428_副本.jpg

    昨早,被圍封強檢7日的葵涌邨逸葵樓終於解封。記者 木子攝

443.jpg

 李女士對記者直言,自己對政府今次安排很滿意,工作人員都是冒着生命危險來服務,要多理解政府,不要老是反反反、罵罵罵。

616.jpg

 特區政府感謝住戶配合圍封強檢,向他們分發賀年「福袋」。

責任編輯:高心雲 【記者手記】逸葵樓解封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