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用希臘語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演唱《奧林匹克頌》,來自革命老區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城南莊鎮的44名山裏娃火了。
幾天來,「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孩子的歌聲和歌聲背後的故事,穿越千山萬水,傳到世界各地。回到家鄉的他們,「夢想之門」已悄然打開。
走出大山見世界:從山窩到「鳥巢」
城南莊鎮八一希望小學二樓教室的黑板上,依然留存着合唱團練習奧林匹克會歌時的簡譜。多數人並不知道,曾在這裏苦練多月,並讓世界驚的小小合唱團,組建時間僅有4個月,絕大多數孩子此前連簡譜都不認識。
阜平縣城南莊鎮地處太行山深處,是中國欠發達地區,直到兩年前才消除絕對貧困。音樂老師從5所鄉村小學裏挑了兩遍,才勉強成一支兩聲部的合唱團。
據合唱團「外援」、在阜平中學教授音樂30年的蘇志說,第一次和孩子們見面時,小傢伙們都很緊張,表情呆呆的,她本想讓每人唱一首歌聽聽,結果「要麼唱不出來,要麼聲音很小」。
為了「練膽」,他們組織孩子去鎮上唱,在學校升旗儀式上唱,哪兒人多就帶着孩子去哪兒唱。來自保定學院的合唱指揮教師還獨創了一套練聲方法——模仿動物叫聲。在老師的示範帶動下,孩子們逐漸放鬆下來,開始大膽嘗試。
在當地支教的北京市崇文小學原特級音樂教師付寶環也加入進來。她把簡譜進行了「難度系數調整」,從四個聲部改為兩個聲部,結尾處變成三聲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導演組專門請來兩位希臘語指導老師,10天時間裏,11名音樂老師全部學會希臘語奧林匹克會歌,再一點點教給孩子。
但是,蘇志還是覺得太難了,即便是經過多年音樂專業訓練的人,組成一個比較成型的合唱團,也需要一段時間磨合和排練。這些孩子年齡最大的11歲,最小的只有5歲。每天上完文化課,再進行5個小時高強度合唱練習,「有的孩子練習中站着就睡着了」。
2021年12月1日,靠着耳朵和記憶力苦練的合唱團得到導演組肯定,讓所有人鬆了一口氣。「但我們還不敢放鬆,又苦練了一個月。」蘇志說。
2022年1月3日,44名孩子順利前往北京參加最後綵排。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用希臘語為冬奧會獻唱的太行山里娃,亮相即驚。
有網友說這是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中國的孩子,山區的孩子,跟過去不一樣。所以,最能體現他們的是站在奧運舞台上,用希臘語大聲地唱會歌。
回到家鄉:有成長,更有夢想
孩子們回到家鄉正值大年初五,空氣中仍瀰漫着濃濃的年味。
燉排骨、拆骨肉、紅燒雞塊,當然少不了餃子……當晚,合唱團年齡最小的韓舒心家晚飯最為豐盛。「孩子愛吃肉,奶奶從中午就準備了。」韓舒心的媽媽楊麗說,從1月3日女兒去北京參加綵排,她們只視頻過3次,「想孩子,不敢聯繫,怕她想家」。
「回家的路上,女兒一直給我講在北京都見到了啥。」楊麗笑說,走的時候感覺還是個5歲的小寶寶,回來一下子變成大孩子了。
10歲的陳昱龍當晚也吃了餃子。他的家在城南莊鎮梧桐溝,是一條深溝,手機信號和電視信號都不好。為了看孩子的演出,陳昱龍的父母在城南莊鎮過的年。
回家這兩天,陳昱龍說話間多了很多「謝謝」,作息也變得自律,每晚9點睡覺,第二天清晨7點就起床。
「孩子下車第一句話就問,『爸媽,你們冷不冷?』」陳昱龍的母親王冬麗說,當時我愣了一下,咱山裏孩子比較靦腆,即使心裏想到了,也不會說出這麼貼心的話,「突然覺得很激動,想哭」。
在王冬麗的記憶裏,兒子此前從未談論過夢想。參加完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回到家後,陳昱龍對母親說,以後想當一名鄉村音樂老師。問及原因,他說,總得有人來建設家鄉,他想把知識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