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本港疫情之嚴峻程度,單看新增確診恐不足以反映,因為初確覆檢已追不上病毒傳播速度。而且抗疫供應鏈上的其他環節,如隔離設施、醫院床位等也陷入樽頸。特首林鄭月娥昨強調,政府總動員抗疫,不同政策局、部門聯同醫護人員、承辦商、大學科研人員、地區義工、公務員及退休公務員等,均上下同心打好抗疫戰。除政府外,全港各界每位市民,都應齊齊努力,為抗疫出分力、盡分責。
疫情發展至眼下階段,日增1000多病例,最新初確更達5000宗之譜,抗疫供應鏈已不勝負荷。以公立醫院為例,全港床位不足3萬,如何能應付不斷疊加的染疫入院之需?港府正想方設法增加供應,昨便公布連串措施,包括物色3幢公屋提供3000個隔離單位,把8至9間檢疫酒店轉為社區隔離之用,落實採購逾1億個快速測試包等,只要落實到位應可紓緩供不應求問題。不過,若疫情再持續,消耗累增,這些舉措仍嫌不足。所以,抗疫不能單靠政府,須動員全社會總動員。
跟前幾波不同,今輪疫情極之廣泛,不少人所住屋苑大廈,由鄰居、同事到朋友、親人等,身邊已出現若干確診病例,並意識到病毒殺到埋身,再非一件離自己很遠的事。最近有報道指,有初確、緊密接觸或次密接觸人士,為免病毒傳染同住親友,竟然搬離家園轉而「瞓車」甚至「瞓街」。目睹此景,情何以堪!但本港病床及隔離措施的確不敷應用,這些市民愛護家人之心,並絞盡腦汁降低風險,令人同情,其行為應有助阻截病毒傳開,對全港走出疫困亦有助力。再看檢測長龍,儘管排隊辛苦,但大家仍忍受其艱,積極參與,多發現並多切斷一條病毒傳播鏈,無疑都有利疫情紓緩。眾人邁一小步,抗疫進一大步,這段期間市民各自付出不少,為的就是讓香港疫情盡快受控。市民自己嚴守抗疫要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盡一切辦法避免感染,正是護人護港之舉。
其實,各行各業亦在各自努力。的士業界積極回應政府要求,設立專屬車隊供求診患者使用,便屬一例。政府並已聯絡大學探討騰空整幢宿舍作隔離用途,相信教育界亦會配合。各界都應更加積極主動,群策群力。例如檢測和打針方面,各機構各團體能否有地方出地方、有物資出物資、有人力出人力?小至提供座椅之類,也是對輪候人士的極大福音。又如跨境物流方面,由旅巴到校巴的司機,能否臨時代勞?當局又可否設立中央義工登記,好讓願意一起抗疫的市民參與其中?至於病床方面,私家醫院又能否伸出援手?至少可以透過買位,把其他病人轉至私院,從而騰空公院病床作疫情用。公營供應短缺,私營民間可攜手補充不足。若能充分利用全社會資源,定可助救急緩解。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法,要像戰爭時期全民皆兵。今日疫情,無疑到了非常嚴峻境地,全港市民、各行各業必須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人人都當抗疫戰士,區區都是搞抗疫戰場,時時都是抗疫時間,大家共同努力,人人盡責,在國家堅強支援下,盡早戰勝疫情!(中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