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共同的挑戰。2022北京冬奧正在緊張進行,在欣賞運動員們帶給我們的精彩比賽的同時,北京冬奧的「綠色用能」也是讓人不可忽視的一抹風景。
2月16日, 2022北京新聞中心組織中外記者走進北京綠色交易所,了解冬奧背景下,北京「碳減排、碳中和」工作的最新進展。
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明登歷介紹,北京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是2013年啟動的,北京市有800多家重點排放單位被納入管理重點,通過採取按年度發放碳排放配額的辦法,極大地促進了北京市碳減排工作的發展。通過多年努力,2020年北京萬元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下降至0.41噸,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明登歷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北京冬奧會主要通過減少籌備和舉辦過程中的碳排放、主辦地政府捐贈碳匯、合作夥伴捐贈碳減排產品等方式實現「綠色冬奧」的目標。
「我們在北京、延慶、張家口的39個冬奧場館,全部使用的是來自距離北京200多公里的張北地區的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提供的綠色電能,由此北京冬奧會也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實現所有比賽場館100%使用綠色電能的冬奧會,總計將使用4億千瓦時的綠電,減少燃燒12.8萬噸的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再具體到行業來看,以電廠碳排放交易為例,2021年北京綠色交易所共為全國450多家電廠提供CCER(碳排放權)交易服務,完成交易量1935萬噸,交易額6.92億元」。
「面向未來,我們將以北京冬奧為契機,在現有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碳交易市場接軌,更好地促進我國碳減排事業的發展。」明登歷表示。
據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輝軍介紹,北京綠色交易所是集各類環境權益交易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台。自2008年掛牌成立以來,北京綠色交易所發起制定了中國首個自願減排標準「熊貓標準」,參與制定中國人民銀行《環境權益融資工具》及《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等綠色金融行業標準,為 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碳中和方案提供碳核算及諮詢服務,各類碳交易產品在國內區域市場居於前列。在綠色雙碳服務、綠色公共服務和綠色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市場創新,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環境權益交易平台之一。(記者楊凌雲敖雷)
頂圖:北京綠色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