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鳥巢」迎來「雪花」綻放,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奧林匹克盛會如期開幕;「雨水」之時,中國兌現冬奧承諾,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出色防疫建構全球最安全地方
北京冬奧會是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體育盛會,吸引91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運動員赴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面對疫情壓力,中國以有序的賽事組織和防疫表現兌現冬奧之約,讓世界各地運動員們安心、放心地在賽場上實現超越自我的夢想。
上百個「智能防疫員」在各場館及冬奧村工作,150餘台生物氣溶膠新冠肺炎病毒監測系統在各場館及時監測空氣環境,「腋下創可貼」實時監測體溫數據,機械人定時無死角消毒……各種防疫「黑科技」保障冬奧防疫工作順利便捷地進行,加之防疫工作人員的辛勞付出,中國向世界交出一份出色的防疫答卷。
北京冬奧會嚴密的防疫措施得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盛讚:「此次北京冬奧會,閉環管理非常成功,差不多是0.01%的陽性率,可以說是全地球(整顆星球)當中最安全的地方,或者最起碼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純淨藍天描繪冬奧靚麗底色
北京冬奧會開賽以來,純淨藍天成為靚麗底色,「雙奧之城」北京空氣質量基本保持優良水平。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中國就開始大力治理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這些年,北京採取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重大舉措,空氣質量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項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達標,優良天數達到288天,「北京藍」日益成為常態。
中國還改造利用「鳥巢」「水立方」和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等2008年奧運場館,新建場館從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冬奧會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同時,冬奧會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佔全部賽時保障車輛的84.9%,為歷屆冬奧會最高。
中國兌現冬奧申辦時的莊重承諾,向世界展現了堅持綠色發展的不懈努力和堅強決心。
科技之光照亮冬運競技之路
本屆冬奧會可謂中國科技創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新型顯示、人工智能、機械人、新材料等悉數登場,60餘個細分場景中測試應用了200餘項技術。
國家速滑館運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提升能效20%以上;雲頂滑雪公園使用「室外雪上項目場地防風網技術」打破國外壟斷……自帶科技感的場館讓冰雪運動「有體驗」。
AI手語翻譯官、「5G+4K/8L+AI」的融合、能捕捉並傳輸多元比賽細節畫面的技術等,進一步打破時空隔閡,讓冬奧會「有精彩」。
北京冬奧會手持式火炬「飛揚」實現冬奧會歷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冬奧會專門開發「雪花」「冰花」等高科技環保微煙化焰火品種,營造空中的「北國風光」並減少焰火燃放對環境的影響,讓技術應用見證「有未來」。
截至2月19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上斬獲9枚金牌,創冬奧參賽史最佳戰績。競技成績背後同樣是科技的支撐。
「科技冬奧」項目通過研究冬季運動員專項能力特徵和科學選材關鍵技術,為國家隊跨界跨項選材提供參考,為訓練方案的科學化決策提供支持。相關項目為國家隊設計模擬訓練系統,如利用風洞訓練協助運動員完成姿態減阻優化,以科技促技能提升。
在「後冬奧」時代,冬奧科技成果將走向城市發展的「應用場」,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風」傳播奧林匹克精神
北京冬奧會與中國農曆春節在虎年喜相逢。賽場內外,紅「福」當頭、燈籠高掛,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入鄉隨俗貼春聯、吃餃子,沉浸式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賽場上,中外冬運健兒在宛若靈動的「冰絲帶」賽場上不斷刷新紀錄,讓「最快的冰」實至名歸;神似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如意」的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讓外國運動員驚嘆跳台旁就是萬里長城,拍下的「雪如意」視頻獲20多萬點讚。
北京冬奧會是奧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團結」之後舉辦的首屆冬奧會。國家游泳中心見證了中美冰壺運動員互贈徽章,首都體育館遇見了中日運動員贈送新春特別版「冰墩墩」,首鋼滑雪大跳台目擊了中國和瑞士運動員跪地安慰比賽中出現失誤的法國運動員……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冬奧會上綻放光彩。
20日,北京冬奧會迎來收官之日。奧運五環旗下,中國兌現了從申辦冬奧之初就向國際社會許下的諾言。世界越愛越精彩,以冬奧會為契機,中國願與世界把手都牽起來,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