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基金業協會網站信息顯示,博時基金特定資產管理部原董事總經理、社保基金經理萬定山,在從私募觀富資產離職後,於近期自立門戶創立了上海玄鹿私募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另有信達澳銀原基金經理馮士禎「公奔私」成立了珠海橫琴明富私募基金,農銀匯理原研究部總經理郭世凱,在「公奔私」後不到2年時間裏自主創業,也建立上海楓葉林私募基金。
此前在2022年初,市場中就曾出現一波「公奔私」的小高潮,寶盈基金前基金經理張小仁、前招商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陳劍波均加入了私募行業,信誠基金原基金經理聶煒和中海基金原投資經理曾秀娟則聯手創業備案新私募。
有業內人士指出,基金經理頻頻「奔私」背後,曾就職於公募機構的身份無疑也給私募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因為「公奔私」的基金經理因為有過多年的公募投資經歷,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投資理念,注重對個股基本的研究,堅守研究驅動的價值投資體系,投研體系較為科學有效,長時間的日積月累下來,就會有比較好的業績表現。
特別是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在「公奔私」過程中,更是自帶流量光環,多數私募投資者也都默認只有業績較好的基金經理才會轉戰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