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兩會齊魯觀】山東產研院:輕基礎,如何支撐起大產業?

【兩會齊魯觀】山東產研院:輕基礎,如何支撐起大產業?

責任編輯:萬思琪 2022-03-04 09:55:3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集成電路全行業全球調整的機遇面前,山東應該怎麼辦?
 
    面對國內晶片產能緊張的大環境,發展晶片製造業無疑是最可觀的,但晶片製造卻有著動輒數百億前期投資的極高門檻,
 
    晶片領域的人才、工藝、生產線等關鍵要素,尚且處於起步摸索階段的山東,是該豪擲千金繼續跟跑製造、封測,還是應該另尋他法、變道超車?
 
    2019年,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掛牌成立。近3年以來,一條「從低投入的晶片設計入手,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在細分領域謀求突破、創新」的晶片產業發展「山東路徑」逐漸顯露出來。這個過程中,一個全新的晶片產業細分領域,也在山東嶄露頭角。
 
 
    高門檻的晶片製造
 
    近年來,集成電路全行業正在全球範圍內經歷一次洗牌與調整。當然,工業大類齊全的山東省,也在搶抓這一機遇。
 
 
    設計、製造、封測,晶片產業三大板塊,應該從哪入手才能更高效地扶植起本土的企業,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繼而形成產業集聚,實現跨越趕超?
 
    面對晶片產能緊張的大環境,上馬晶片製造生產線看似是快速提升晶片產業綜合能力的首選,而無疑上馬的生產線越高端,當地晶片產業綜合實力便越強。
 
    但是,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的投入,單靠單一地市的補貼投入是遠遠不夠的。以5nm製程的晶片生產線為例,前期投資便需要大概300億美元,而作為山東省省會、經濟發展省內前三強的濟南,2021年的財政收入才剛剛突破1000億元;同時,濟南市歷經十餘年前期布局、投資數十億元、幾經招引後,才在2021年產出「山東第一芯」——8英寸高功率晶片。在晶片產業綜合實力方面,強大的晶片製造生產線無疑是一件極具說服力的利器。
 
 
    在山東省級層面,也早已對晶片產業進行遠景規劃及具體布局,稍近些的2021年12月28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山東省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山東將支持濟南、青島、淄博、濰坊、濟寧等市先行先試,促進晶體材料—晶片及器件製造—模塊及系統應用全產業鏈集聚發展,打造空間集聚、功能關聯的百億級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高地。
 
    高速發展的晶片設計
 
    基於山東省級「全產業鏈發展晶片產業」的宏觀布局,除了圍繞重資產的製造、封測投資、跟跑,從輕資產的設計領域尋找突破口的山東,也走出了一條可觀的上升路徑。
 
    以濟南市為例。去年年底,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年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濟南市銷售過億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數量,已經由2020年的3家增長到2021年的14家;在「設計業增速最高的十個城市」中,濟南以193.9%的增速排名全國第一。而這193.9%的增速中,相當一部分由位於濟南市的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內的設計企業貢獻。
 
    自2019年成立以來,山東產研院至今已經集結並孵化了一大批可以在各自細分領域獨當一面的設計企業。
 
    其中一個FPGA晶片設計企業的團隊負責人賈一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國產化替代」的大背景下,為設計企業預留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賈一平也表示了目前FPGA設計企業所面臨的共同困境,「因為不能向代工廠提供完善、可行的製程工藝,在晶片產能緊張的背景下,很多FPGA企業並不能順利在代工廠留片。」
 
    但賈一平所在的這個創建於2019年的新企業,卻沒有遭遇同行所遇到的留片難題,這得益於山東產研院率先開闢出的一個全新行業。
 
 
    「無中生有」的全新產業
 
    「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如是論述分工對產業發展的積極影響,在晶片行業,也確實如此。
 
    在代工廠出現之前,Intel、AMD、三星等晶片企業曾擁有自己的製造廠。隨着製造端與設計端逐漸分離,以上晶片企業大多數都將晶片製造交由代工廠,而自己保留設計環節,而這個趨勢下,晶片行業得到了更加迅猛的發展。
 
    晶片產業分工明細至此,還能再進一步嗎?
 
    目前,山東產研院的一個團隊,便正在將製程工藝設計這個環節從製造端與設計端再次拆分出來,這或將對晶片產業鏈產生又一次革命性影響。
 
    製程工藝被拆分出來,將對如賈一平團隊的小微企業產生十分直接、現實的利好:通過個性化定製,溝通設計公司與代工廠,將加快留片、生產進度。
 
    在產業鏈細分領域「無中生有」,在山東產研院逐漸成為三大基本發展方向之一。
 
    應用場景中的發展規劃
 
    山東產研院布局的三大發展方向,分別為「無中生有」、「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而「無中生有」則是涵蓋了空天信息和人工智能的未來產業。
 
    在新舊動能轉換、「雙碳」、現代智慧農業創新探索等大背景下,無論是企業排放監管、智慧農田管理還是港口安全監控,都依賴於龐大的數據進行分析、研判,而獲取數據的方法,是一如既往「走在路上數」,還是應該利用科技「飛到天上看」?對於這個問題,山東產研院給出了解決方案。
 
    孫殿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山東產研院通過齊魯衛星平台和未來遙感、導航平台,謀劃了40顆農業衛星,以及10顆碳衛星,「遙感衛星將在天上進行聯網,實現天空的邊緣計算,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更為機動靈活、準確高效的數據服務。」孫殿義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山東產研院的遙感衛星所提供的天空邊緣計算數據服務,已經在濰坊市安丘市的試驗田內展開試點,並以此為依託形成了一個新的產業生態。
 
    「用應用場景回過頭牽引技術成熟迭代」,孫殿義表示,山東產研院無論在無中生有的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領域,還是在與一些錦上添花的傳統領域,都將服務具體應用場景的發展作為基礎。
 

    「瞄準產業發展前沿,開展原始性技術創新集成,徹底扭轉山東長期技術跟隨的被動局面,做好『無中生有』文章;面向山東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關鍵核心技術與『卡脖子』技術,開展工程化、產品化集成驗證,打通從技術到產品的關鍵環節,做好『雪中送炭』文章;面向傳統優勢產業,需求牽引、問題導向,持續開展痛點技術與共性技術研發,推廣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的應用,做好『錦上添花』文章。」面對未來的發展,孫殿義如是說。(記者 侯寶之) 

 

責任編輯:萬思琪 【兩會齊魯觀】山東產研院:輕基礎,如何支撐起大產業?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