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減稅降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日在北京表示,中國退稅優先考慮小微企業,「說破千言萬語,不如幹成實事一樁,一定要把這項關鍵性措施落到位。」
當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李克強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談及為中小企業紓困的方法,李克強說,從這幾年的實踐看,減稅降費效果最直接,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方法。根據今年收到的有關報告,各界普遍把減稅降費作為對政府宏觀政策的第一個期待,「施肥還得要施到根上,根壯才能枝繁葉茂」。
關於今年中國的減稅降費措施,李克強表示,這次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是退稅和減費並舉,規模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在2020年經濟受衝擊最嚴重時,我們也就是這麼大的政策規模,最終挺過來了,而且我們這次調整結構了,把退稅頂在前面。」
李克強表示,所謂退稅,就是按照稅制設計,對市場主體類似於先繳後返的稅額,採取提前退稅的辦法,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稅額退給企業,規模1.5萬億元以上。如果效果好,我們還會加大力度。
李克強說,中國退稅優先考慮小微企業,因為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支撐的就業人口多,而且現在是他們資金最緊張、最困難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業的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到位,把製造業、研發服務業等一些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在年內全面解決,對小微企業的增量留抵退稅逐月解決。「說破千言萬語,不如幹成實事一樁,一定要把這項關鍵性措施落到位。」
「退稅降費是在做減法,但實質上也是加法。」李克強說,因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減,明天就可能是加。去年中國新增納稅市場主體交的錢,超過了當年減稅的錢。從2013年中國實施增值稅改革,以減稅為導向,累計減了8.7萬億元,當時的財政收入大概為11萬億,2021年已經突破了20萬億,增加了近一倍。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受益了。「所謂水深魚歸、水多魚多,這是涵養了稅源,培育壯大了市場主體。」
李克強表示,也注意到了地方財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難。因此今年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幅是多年來少有的,增長18%,總規模達到9.8萬億。退稅主要是中央財政掏腰包,當然地方政府也得「份子」。
李克強說,我們退稅的錢是直達企業,考慮到基層的困難,我們對基層的轉移支付補助資金是直達市縣以下基層。地方政府要當「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分錢也不能花,該給市場主體的錢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