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天舟二號為何離軌再入? 專家:減少空間碎片數量

天舟二號為何離軌再入? 專家:減少空間碎片數量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4-01 09:14:09 來源:中新社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31日順利完成受控再入大氣層任務,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為何要實施離軌?受控再入大氣層如何實現?有何難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勝揭秘。

 楊勝表示,按照國際慣例對完成任務後的在軌航天器實施離軌操作,這是中國航天履行大國責任的必然選擇。

 據介紹,一般而言,10厘米以上的空間碎片,對在軌航天器來說,一旦撞上就是滅頂之災。這些空間碎片,經常讓飛馳的航天器不得不採取變軌措施進行避撞,來確保自身安全,有時會嚴重影響在軌飛行任務甚至導致任務失敗。空間碎片治理是全球面臨的難題,在400千米高度的近地軌道上,空間碎片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逐漸離軌消失。

6245bd680cf2c45028390fe3_副本.jpg

 此次天舟二號任務期滿後按照國際慣例實施離軌操作,既可以減少空間碎片的數量,避免對在軌航天器和地面產生危害,又可以為全球空間碎片環境治理發揮重要作用,避免佔用軌道資源,是中國航天履行大國責任和擔當,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重要選擇。

 天舟二號是如何受控離軌的?楊勝指出,低軌道上的衛星或其他航天器壽命末期在大氣阻力或控制系統作用下,軌道逐漸降低,當降低到100至120千米左右高度時,在氣動力作用下,軌道高度迅速降低,氣動作用加劇,此時可以認為航天器再入大氣層。

 低軌航天器再入大氣層時,會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快速飛行,此時在氣動熱和氣動力的雙重作用下,航天器逐步解體、二次解體和燒蝕。

 為降低對地面人員的風險,對近地大型航天器實施離軌的通用做法是進行受控再入,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歐洲的自動貨運飛船(ATV)等均在任務末期通過受控再入的方式成功脫離軌道並隕落於安全區域。安全區域一般選擇在南太平洋無人區域,那裏少有飛機和輪船經過,是國際上通用的低軌航天器再入「墳墓」。

 據悉,中國也在2017年和2019年相繼實施了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的受控再入任務,為了降低地面風險均採取了軌道、姿態機動以控制再入落點。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受控再入過程採用分次控制的方式精確控制隕落。第一次是從400千米高度的圓軌道變至200千米的近地點橢圓軌道,第二次是將它的近地點變至大氣層高度90千米以下,使其能進入大氣層燒毀,沒有燒毀的進入預定落區,最終順利完成任務。

 在軌期間,天舟二號已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各項技術試驗驗證,以及在軌拓展試驗驗證,此次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又為其他航天器創造了安全乾淨的空間環境。(圖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楊眉 天舟二號為何離軌再入? 專家:減少空間碎片數量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