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僑友都發揮著互幫互助、樂於奉獻的精神,站在第一線發聲、出力。這次疫情中,香港僑界社團聯會的各位首長、會員、青年委員集中各方力量購買物資,向社會各界捐贈物資。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廖宇軒日夜奔波,為有需要人士捐送物資。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會長、副會長們親自上陣。廖宇軒深有感觸地說,各位僑界義工不計回報、不怕辛苦送物資,為抗疫無私奉獻,是可敬的勇士。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下,在香港疫情最嚴重的2、3月份陸續接到中國僑聯和各省市僑聯的物資支持,僑界迅速成立了抗疫基金,用於購買抗疫物資和藥物。廖宇軒說:「購買的物資主要是N95口罩、自測盒、蓮花清瘟膠囊、消毒水和消毒液等。這些物資有的走水路,有的走陸路,還有一批坐飛機過來,10多萬件防疫用品來港後,各位僑界義工犧牲個人休息時間,風雨無阻,為僑團、僑友和社會各界運送物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廖宇軒回憶道,在2月初香港疫情開始惡化之際,他以個人名義訂購了一萬個自測盒,分發給新界原住民、慈善基金和地區委員會。「我還記得僑界收到第一批援助物資的時候是晚上,會長接到電話後迅速帶有空的會員一起去拿物資,一開始是會內骨幹成員帶頭包裝、分發,後來逐步動員了越來越多的人,義工們打電話慰問僑友,提供心理支援、了解情況。後來疫情越來越嚴重,僑界製作了網上登記表,安排僑友和有需要人士自行網上登記。」他表示,為了保障各位義工的安全,當時盡量安排傳染機率更小的寄送方式,順豐快遞停了之後又尋找其他途徑。在那個時間段,奔波在第一線的社團義工算是最辛苦的人之一,每天看着暴增的確診數,大家心裡想着怎樣能更快地將物資送到有需要人士手上。
那時廖宇軒每天奔波在外,特別是家中小兒子剛剛出生,回到家都要裡裡外外全部消毒。但一想到很多市民在等著防疫用品,第二天他還是整理好心情出門了。
他講了一件讓他印象較深的事:「3月份的時候,大家齊心幫助過一位老僑友,80多歲的老人曾經是抗美援朝的戰士。老先生感染之後在政府官網登記陽性信息,一直沒有等來政府的物資。各位僑友知道後,3月9日親自上門為老先生送上食品和日用品。沒過幾天,他的太太也確診了,兩位老人在家沒有子女陪伴,各位僑友時不時打電話聊天關心,還幫兩位老人預約了線上中醫問診、送了中藥,連社區的議員也調動地區資源幫助他們。看到兩位老人逐步康復,我心裡很欣慰,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正是一個健康、有愛的社會應該做的。」
科學抗疫需要強有力指導
廖宇軒認為,香港在抗疫前期由於在方式方法上搖擺不定,錯過了多個控制疫情進一步蔓延的機會。「例如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對抗疫的目標是『清零』,但在態度和一些做法上像是『共存』。好在中央對港的關心、支持和援助,堅定了大家抗擊疫情的信心。會長黃楚基在兩會期間前往北京開會,那時正值香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跟我們溝通依然時刻掛念著香港疫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在全國兩會上分別接見港區人大代表團及出席全國政協港澳地區聯組合議,對香港抗疫提出了三點要求。黃會長開完會回到香港後,立馬與我們攜手投入抗疫工作,將物資派發給社區、工聯會、民建聯、新民黨、紀律部隊、警署等。」
廖宇軒認為,越是在社會需要幫助的時刻,越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愛國愛港陣營想要祖國好、香港好的信念。這次疫情過去之後,大家應該為所有站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義工等表示感謝,他們無私奉獻,在最艱難時刻穩固了香港的人心,是真正的勇士。(記者 呂明霞)
廖宇軒表示,各位僑界義工不計回報、不怕辛苦送物資,為抗疫無私奉獻,是可敬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