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甘肅:以產業多元共興引領高質量發展

甘肅:以產業多元共興引領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萬思琪 2022-04-06 21:15:11 來源:香港商報網
    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甘肅省委十三屆十五次會議提出,要實施強工業行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謀劃實施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重點項目,打造新能源及配套產業,不斷增強工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從甘肅省來看,實施強工業行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打造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今年甘肅省兩會期間,各民主黨派和省政協委員,圍繞省委決策部署,就該省如何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建言。
 
 
    重塑傳統產業優勢
 
    當前,欠發達仍然是甘肅省的基本省情,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高質量發展任務十分艱巨。但同時,甘肅省也處在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自身發展勢能增強的交匯疊加期,大的形勢和環境對我省非常有利。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與資源稟賦和產業條件相適應的經濟體系,甘肅高質量發展才有基本依託。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傳統優勢產業要率先轉型。甘肅作為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涵蓋石油化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核工業和有色冶金工業,「底子」曾相當厚實。甘肅省政協委員、省工信廳廳長臧秋華認為,甘肅省應以固本強基為根本,深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行動,下大力氣挖掘傳統產業厚重優勢,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具體來說,就是要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圍繞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生物製藥等14個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優化「鏈長鏈主」制,從培養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大中小深度融通、強化要素支撐、促進產學研成果轉化上,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同時以轉型升級為驅動,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張慶昉委員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建議,要做精傳統優勢產業,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推動甘肅有基礎、有優勢、有主導能力的工業產業做強做大;圍繞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等傳統產業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發揮產業鏈核心企業優勢,加強上下游企業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持續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實現產業優勢再造和升級換代;聚焦產業鏈發展短板和瓶頸薄弱環節,推動企業加大同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形成更高質量、更具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扶持壯大新興產業
 
    新興產業是支撐產業結構調整、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力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必須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新能源產業是七大新興產業之一。甘肅省是全國風能資源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建設大型新能源基地的條件得天獨厚。在「雙碳」框架下,構建甘肅新能源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推進產業升級、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張慶昉委員建議,要發揮甘肅太陽能、風電等綠色能源優勢,加強對清潔能源產業的規劃和布局,盡快形成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為一體的清潔能源產業格局。同步考慮新能源裝備製造、上游原材料、下游消納產業發展,在本地企業培育和優勢企業引進上雙向發力,延伸產業鏈條,構建鏈條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另一方面,發揮適宜氣候和能源儲備優勢,推廣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化改造、建設,加強新能源本地消納和構建數字經濟產業基礎設施。
 
    楊先春委員認為,在國家調整能源結構、扶持新能源的大背景下,加大對省內傳統能源企業轉型升級的扶持力度,鼓勵傳統能源企業努力適應新形勢,把環境友好、清潔綠色作為轉型升級的重點,積極參與風能、光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產業化、規模化開發,提高新能源的供應比重。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壯大新動能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鄭小平委員建議,要依託全省具有潛力優勢的上游基礎產業和龍頭企業,加快引進和培育對全省產業體系發展具有支撐和推動作用的先進製造業,彌補產業結構的短板。培育製造業產業集群,依託能源企業,特別是光伏、風能等新能源產業,加快引進和培育具有支撐作用的先進製造業集群,做深產業鏈延鏈補鏈工作。以各類高新技術園區為依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全國製造業企業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向園區集中,形成產業集聚。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促進全省現有工業體系內的中小企業融入產業生態鏈之中,為製造業龍頭企業積極提供配套產業服務,形成「抱團發展」新趨勢。
 
    構建高效完整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是推進產業體系優化升級的結構性力量,也是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重要着力點。經過多年發展,甘肅省生產性服務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在供需規模、專業化程度和行業分布上依然存在短板和問題。
 
    對此,甘肅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建議,應着力提升創新型服務能力,緊盯傳統產業技術改造,面向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創新研發和推廣應用,提升研發服務;緊盯新興數字產業發展,積極承接「東數西算」大數據業務,謀劃布局大數據服務鏈和大數據關聯產業,加大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支持力度,搭建軟件信息技術合作平台,推動產業數字化,提升信息服務水平。同時,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引導工業設計中心組建產業聯盟,引進一批軟件信息和大數據百強企業落戶電子信息產業園和大數據產業園,打造數字智能產業集群。
 
    張鳴實委員認為,甘肅省應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從而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他建議,應完善現代服務保障體系,強化要素支撐,突出解決成本高企、結構失衡、轉型困難等問題,尤其加快建立配套的現代金融體系,開發信貸產品、保險產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發展綠色金融,加大對企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項目的綠色信貸。同時,加大營商環境建設,落實助企紓困政策,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及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此外,發揮職業技術學院(基地)作用,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促進用工需求同職業技能培訓的有效銜接;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規範用工市場,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量,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記者 寇剛 作者 王釗)
 

    頂圖:玉門風電旅遊景區

責任編輯:萬思琪 甘肅:以產業多元共興引領高質量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