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通脹持續上攀,美國上月CPI升至8.5%的40年新高,歐元區升幅更創史上最高;本港物價亦見升溫,昨公布的3月份通脹為1.7%,雖較前擴大0.3個百分點,惟幅度尚算溫和。當局除須注視未來動向,必要時採取措施紓解民困,重中之重還須確保供應鏈暢順,避免惡性通脹。
造成今輪通脹的元兇主要有三:一是見諸資金面,受累於超寬鬆貨幣環境;另外兩個是特殊因素,分別是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事。市場資金過多,必然推高物價;美聯儲大量印鈔,資產負債表膨脹至史無前例水平,加上積極財政政策刺激,通脹隨之飆升早就可以預期。美聯儲遲遲沒有收水,主席鮑威爾昨才「放鷹」指下月會討論加息半厘,希望有利通脹降溫。可是,烏克蘭戰事未有結束跡象,以及西方不斷收緊對俄制裁,由能源到糧食等的供應仍將受到影響,即使部分商品價格已從高位回落,但依然較此前為高,歐洲區尤其需要捱貴貨。疫情同樣未有結束跡象,供應鏈干擾問題仍將帶來困擾;值得留意的是,疫情相對受控的亞太地區,包括通脹普遍較高的東南亞新興市場,物價升幅多介乎1%至5%,遠遠不如「與病毒共存」的美歐嚴重。
香港第五波疫情下一度出現的惡性通脹,正是供應鏈斷裂所造成,相信大家對此都深有體會。當時由於跨境貨運司機染病缺勤,以致物資嚴重供不應求,菜價瘋狂飆高,這便為上月所錄消費物價突然抽升的主因。幸而,隨着疫情逐漸回落,尤其是中央確保供港物資穩定,當陸路不通就拓展水路甚至重啟鐵路運輸,今日菜價得以重返舊日水平。另外一度被搶至天價的口罩、快測棒之類抗疫物資,也受惠供應變得充裕至普羅百姓輕易可買。事實上,香港通脹形勢跟西方大不相同,彼岸之窘愈來愈明顯是基於供應不足而非需求太大所致,港方則在成功理順供應鏈後一併理順物價。雖然,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難免會從境外市場輸入通脹,其中油價高企便易推高本港的能源、交通價格,而在聯匯制度之下,香港貨幣政策亦較被動;不過,只要本地疫情持續受控,內地供港物資保持到位,則香港就有條件避免陷入西方般的惡性通脹,並有效保障民生環節的物價穩定。
在日趨複雜的局勢下,香港得以維持溫和通脹絕對來之不易。中短期內,在消費券帶動下,不排除本港通脹會繼續上揚,但考慮到政策背後的利民紓困和刺激經濟作用,即使物價稍稍上升也屬正常現象,關鍵是大家口袋著實得益。既有經驗亦肯定,消費券對市民及市場的好處遠多於壞處,包括沒有形成過高通脹。
展望未來,隨着美聯儲收水,港匯回落意味資金流出香港,究竟會否反過來增加香港通縮而非通脹壓力?而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又將對香港帶來什麼影響?由經濟到物價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有關方面誠宜繼續留意後續動向,有需要時就再果斷出招穩定市況;至於爭取疫情早日「清零」,保證供應鏈運作暢順,並盡快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則是香港經濟社會繼續健康發展的基本。(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