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汕尾海豐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汕尾海豐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4-25 09:13:1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聚焦「五大振興」「八大美麗」,抓好鄉村「規劃、建設、經營、治理」四篇文章,積極打造灣區生態康養體驗示範帶和灣區紅色文化體驗景觀示範帶,將蓮花山、茶園、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串聯在一起,着力打造、推廣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茶旅融合推動蓮花山茶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今年將重磅打造兩條示範帶---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範帶和鷺影禾香鄉村振興示範帶。

 做強做大茶產業

 打造美麗鄉村新標桿

 走進海豐縣鄉村振興示範帶重要節點之一的海城鎮蓮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旖旎的田園風光;平坦寬敞的瀝青路穿梭而過;村前屋後花紅樹綠;溪水淙淙流淌;民宿、生態驛站錯落有致;景觀地、公園、茶園、菜園、果園、農家樂星羅棋布…… 「一村一落皆美景,山水鄉村入畫來。」

 近年來,蓮花村依託自身生態資源豐富的優勢,擦亮生態底色,建好網紅景點,打造宜居環境,建好「特色示範帶」,打造美麗鄉村新標桿;以做強做大茶葉產業為突破點,激發農村資源要素內生動力,拓寬「改革面」,拓展「消費面」,做優「品牌面」,構成「三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為拓寬「改革面」,該村紮實推進汕尾市委「5+2」農村綜合改革和「三塊地」改革,激活釋放土地紅利,促進閒置土地流轉2180畝,推動村內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至5100畝。成立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10個。推進農村電商改革政策,用好用活「海城鄉村振興電商服務平台」,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村集體收入成功突破100萬元。同時豐富「消費面」,扶持村內茶葉龍頭企業2家,建成茶坊48家、特色民宿5家、農家樂11家,組建村集體企業「蓮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升級「吃喝玩樂購」功能配套,帶動旅遊消費超5000萬元/年。此外,還做強「品牌面」。藉助蓮花山茶成功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做好「銀瓶萃芽」等一批自主「農商標」註冊工作,大力發展「蓮花山玉冰燒」米酒、「雲蓮」礦泉水、「三條壟」和「仙人茶」茶葉品牌,做大「綠」招牌、做強「茶」產業。目前,蓮花村及周邊片區茶葉種植面積12000畝,年產量168萬斤,茶葉產值超2.5億元。

 此外,該村全面保護古樹公園、基本農田、茶園茶壟等綠色生態,盤活做強溫泉度假、寺廟文化、農家樂等特色資源,全面凸顯鄉村振興示範帶「生態康養」核心理念。蓮花村的觀茶鳥巢、茶韻廣場等景點成為「網紅地」和「打卡點」。該村於2021年底成功獲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22年初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

微信圖片_20220425091412.jpg

  新山村紅色文化館。

 「紅+綠」融合

 多種產業齊驅並進

 走進附城鎮新山村,青山環繞,整齊有序的房屋與田園相映成趣,村前景觀池魚翔淺底,波光粼粼,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新山村圍繞「黨建+」基層治理,黨建+鄉村振興主線,聚力產業發展,聚效基層治理,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鄉村振興大擂台」五強村、「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省級文明村等多項榮譽。為保存完好的傳統村落樣貌以及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新山村重點發展文化展廳、戲劇演出、攝影寫生和特色產品等文化產業,打造紅色教育、鄉村文化培育、現代農業、田園觀光於一體的旅遊產業綜合體,走出一條特色鄉村旅遊的路子。目前,新山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示範村、網紅村。

 同時,新山村以「紅+綠」促三產融合,全面延伸一二三產業鏈條。全村現有各類市場經營主體52家。其中,精品民宿7間;農家樂飯店10間;各類商舖35家,村民年均收入從2016年8600元增加到2021年26800元。

 目前,新山村正在按照黨建引領推動建設美麗鄉村向經營美麗鄉村轉變的發展思路,以點帶面、串珠成鏈,全力打造以鹿境片區為重要節點的「灣區紅色文化體驗景觀示範帶」,加快實現鄉村全域美麗、全面振興。

微信圖片_20220425091418.jpg

 赤坑鎮十三米街。

 串聯多元景觀

 打造新增兩條鄉村振興示範帶

 嶄新的彩虹公路寬闊順暢,道路兩旁綠樹紅花,穿上「新衣」的房屋容煥然一新,綠油油的秧田煥發勃勃生機……海豐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範帶的沿途風光,展現出一幅山青水綠、優美和諧的生態鄉村畫卷。

 記者了解到,海豐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範帶起於赤坑鎮,終於大湖鎮,全長21公里,以赤坑段「鄉村田園+紅色文化」和大湖段「濱海生態+媽祖文化」為主題,共建設14個重點項目,內容囊括:濱海風光、農業園區、千鳥觀測台、紅樹木浮島、十里銀灘等多個節點,有效地串起赤坑鎮區、農業園區、仁家村、嶼嶺村、大化村、大湖高螺村、大德媽祖廟旅遊區、大湖鎮區及十里銀灘景區。目前,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範帶各個景點的後續建設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海豐全力打造的藍綠交融、文化多元、海陸一體的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範帶將帶上赤坑、大湖兩鎮的村民走向幸福致富路,成為全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濱海生態鄉村振興示範帶海豐樣板。

 海豐縣鷺影禾香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項目位於聯安鎮,利用聯安紅色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優勢,打造全長約30 公里的產業廊道和景觀廊道,彰顯海豐農業產業多元文化,擦亮海豐綠色生態名片。示範帶將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帶」、「濱河濕地,科普長廊區」、「海韻漁情,海產體驗區」、「十里稻香,休閒農旅區」、「五彩田園,蔬菜種植區」及「古韻遺風,文化體驗區」一帶五區+多點的空間布局。該項目於今年二月份開工建設,計劃工期兩年。(文:余麗齡  海豐縣融媒體中心

 頂圖: 海豐蓮花山茶成功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責任編輯:楊眉 汕尾海豐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